基金会感谢信

时间:2025-08-18 17:15:26
基金会感谢信15篇

基金会感谢信15篇

我们眼下的社会,感谢信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广泛,请注意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感谢信。还是对感谢信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基金会感谢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基金会感谢信1

尊敬的各位领导、企业家:

你们好!我是王健,现就读于青岛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能够得到XX教育基金会的资助,我感到非常幸运。因此,特写这封信向所有为基金会做出努力贡献的人表示感谢,谢谢你们!

XX教育基金会是一项有利于帮助家贫学生实现大学梦,有利于促进地方教育事业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好工程,虽然现在规模有限,但随着更多成功人士的爱心奉献和热心参与,一定会发展壮大,一定会成为泗阳县域内家喻户晓的最崇高、最伟大的慈善事业。

我们感谢捐赠善款的企业家,他们的行动,让我们知道什么叫回报社会,什么是更有意义的人生;也非常感谢基金会中所有工作人员,是你们的默默付出与潜移默化告诉我们什么叫奉献,什么叫心中有大爱!你们所有人不仅关注泗阳教育,心系追梦中的贫困学子,还传递着爱心,散发着你们的光和热,是你们的帮助,让我们感受到了雪中送炭的温暖,感受到沙漠之泉的甘甜。

我始终认为求知很重要,但礼孝更重要,谈礼孝不避感恩,这也是基金会对我们这些受助学生的要求与期望,我们也希望学校教育要让学生学会感恩,会感恩的人才更有责任意识,才会更好的回报社会。

今天写此信也表达了我一定会刻苦学习,加倍努力,不辜负父亲的养育之恩、不辜负基金会资助之恩、不辜负老师的期盼和自己的本心,让家人和老师的教导在我身上闪光,让基金会的资助在我身上升华、延续,将来为泗阳为社会为祖国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基金会感谢信2

尊敬的XXX:

你好!

我是XX学院XX级XX学院的学生XX。在这里首先感谢“钟奇厚纪念基金”对我们的关注,以及给予我们的帮助,并向XX基金会各位关心和帮助我们的哥哥姐姐表示深深的谢意!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们的大学生活已经过半。初入大学时,我们懵懵懂懂地打量着这个世界,有一些胆怯。在“XX纪念基金”的帮助下,我们的生活、学习得到了保障,可以安心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找到努力的方向。钟奇厚纪念基金不仅仅给我们提供了经济上的帮助,更给予我们一种说不出的勇气,它让我们看到了钟奇厚纪念基金对于学子的关怀和关爱。而今天,我们是自信的!我知道我们有能力实现一个美好的未来。

古人云:“仁以知恩图报为德,滴水之恩定以涌泉相报。”这两年来钟奇厚纪念基金所给予的帮助和鼓励,心中万般感谢的祝愿在这里只能汇成一句简短但真心的话,那就是谢谢!毕业后的我们一定不会忘记大学的艰辛岁月,更不会忘记哥哥姐姐的关心和帮助。

每一次和哥哥姐姐的相聚,我都感觉是幸福的。和你们在一起真的很开心很开心……谢谢你们每一次千里迢迢的从那么远的地方来看望我们,谢谢你们给我们的每一次惊喜。而每一次相聚却是那么的短暂,是因为快乐的时光特别快过吧?!

这年的七月,特别的开心,因为有你们……

再次感谢这两年以来关心我们成长的哥哥姐姐们,更要感谢钟奇厚基金对我们的关爱和资助。在你们爱的手臂下,感觉很温暖!

此致

敬礼!

写信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基金会感谢信3

尊敬的xx恩基金会各位领导及各位义工:

您们好!

祖国神奇辽阔美丽广袤的云贵高云深处,有您们将要投资捐建的xx镇中心校普明教学楼。在您们的资助下,xx中心校将成为方圆几十里的一大亮丽景观呀!我们将面对环境优美的校园,宽敞洁净的教室,我们时刻思念着,怀有拳拳爱国心、浓浓思乡情的您们。我们的学生将在老师的精心哺育下,正在茁壮成长。

面对您们的爱心和善行,xx镇中心小学xx余师生向您们表示崇高的敬意!感激之情,我们无以言表,只好借用一曲潘美辰的《爱的奉献》,来表达我们的心声: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

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

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

死神也望而却步,辛福之花处处开遍;

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镇位于县城西北部,镇驻地距县城60公里,北隔总溪河与厍东关乡和毕节市田坝镇相望,总面积70平方公里,现有3万多人口,是全县少有的几个大镇之一。近年来,我镇在落实县委、县政府倡导的“科技兴县、教育强县”的战略指导思想中,内引外联,群策群力,实现了教育的“高投入、高增长、高效益”。办学条件得到大力改善,师资素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名列前矛,尊师重教这一传统得到更加的倡导和张扬。但由于历史和地域经济等原因,

我们镇的教育依然落后,校舍陈旧、设施简陋、师资薄弱等问题依然是我们痼疾,依然制约着我们教育的发展。就拿这次的xx镇中心校来说吧,全校近xx名学生挤在xx个教室里,有些班级学生数超过XX人,十分拥挤。在这种情况下,是xx恩会奉献爱心,伸出援助之手,援建XX间教室,这真是雪中送炭呀,必将为我们xx教育的发展带来蓬勃的生机!

“帮助有限,爱心无价,传递真情,精神永存!”这是一份爱国精神的使然,是一份民族情怀的阐释!是一颗无言的中国心,是一份伟大在祖国情!教学楼还未完工,我们仿佛可以听见宽敞明亮的教室中传出那朗朗书声;可以看见孩童们在球场上你争我夺、奔跑撒欢的身影;触摸到他们花开灿烂、成长拔节的心音!

有人说,教育是一颗心撼动另一颗心的事业。您们的义举不也是一样吗?在您们面前,我们的教师有什么理由不兢兢业业,为人师表,扎实工作呢?我们的学生有什么理由不勤奋刻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呢?这是一场爱心的接力赛,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一直到永远……永远……

感激的话儿永远说不完,诚挚的真情永远道不尽!大山深处的我们与您们一脉相连,真诚地感谢您们的资助!谢谢您们的关爱!最后,我们衷心地祝福我们的慈恩会的全体人员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此致

敬礼!

xx镇中心学校

XX年XX月XX日

基金会感谢信4

……此处隐藏3077个字……>

祝你们幸福、健康、平安、家庭美满。

   XX市黄土岗中心学校

   一个接受捐助的女孩 伍智芳

   xx年6月6日

基金会感谢信13

尊敬的香港慈恩基金会各位领导及各位义工:

您们好!

祖国神奇辽阔美丽广袤的云贵高云深处,有您们将要投资捐建的维新镇中心校普明教学楼。在您们的资助下,维新中心校将成为方圆几十里的一大亮丽景观呀!我们将面对环境优美的校园,宽敞洁净的教室,我们时刻思念着,怀有拳拳爱国心、浓浓思乡情的您们。我们的学生将在老师的精心哺育下,正在茁壮成长。

面对您们的爱心和善行,维新镇中心小学1100余师生向您们表示崇高的敬意!感激之情,我们无以言表,只好借用一曲潘美辰的《爱的奉献》,来表达我们的心声: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

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

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

死神也望而却步,辛福之花处处开遍;

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镇位于县城西北部,镇驻地距县城60公里,北隔总溪河与厍东关乡和毕节市田坝镇相望,总面积70平方公里,现有3万多人口,是全县少有的几个大镇之一。近年来,我镇在落实县委、县政府倡导的“科技兴县、教育强县”的战略指导思想中,内引外联,群策群力,实现了教育的“高投入、高增长、高效益”。办学条件得到大力改善,师资素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名列前矛,尊师重教这一传统得到更加的倡导和张扬。但由于历史和地域经济等原因,

我们镇的教育依然落后,校舍陈旧、设施简陋、师资薄弱等问题依然是我们痼疾,依然制约着我们教育的发展。就拿这次的维新镇中心校来说吧,全校近1100名学生挤在14个教室里,有些班级学生数超过100人,十分拥挤。在这种情况下,是香港慈恩会奉献爱心,伸出援助之手,援建9间教室,这真是雪中送炭呀,必将为我们维新教育的发展带来蓬勃的生机!

“帮助有限,爱心无价,传递真情,精神永存!”这是一份爱国精神的使然,是一份民族情怀的阐释!是一颗无言的中国心,是一份伟大在祖国情!教学楼还未完工,我们仿佛可以听见宽敞明亮的教室中传出那朗朗书声;可以看见孩童们在球场上你争我夺、奔跑撒欢的身影;触摸到他们花开灿烂、成长拔节的心音!

有人说,教育是一颗心撼动另一颗心的事业。您们的义举不也是一样吗?在您们面前,我们的教师有什么理由不兢兢业业,为人师表,扎实工作呢?我们的学生有什么理由不勤奋刻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呢?这是一场爱心的接力赛,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一直到永远……永远……

感激的话儿永远说不完,诚挚的真情永远道不尽!大山深处的我们与您们一脉相连,真诚地感谢您们的资助!谢谢您们的关爱!最后,我们衷心地祝福我们的慈恩会的全体人员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此致

敬礼

  维新镇中心学校

  20xx年x月x日

基金会感谢信14

尊敬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各位领导,同志们:

丰碑无语,大爱无疆。值此“5.12”地震x周年之际,亲历灾难的栖凤师生,倍感青基会员工的至爱至亲,此情此境,利州区栖凤小学偕全校500余师生向您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大灾显大爱。五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使我校遭受空前劫难,就在我们最艰难困苦的时刻,是你们为栖凤师生雪中送炭,为过渡安置精心筹措,为恢复重建倾情投入,帮助我们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建设完成栖凤小学美好新家园。

承关爱自奋起,历磨难志愈坚。五年时光转瞬即逝,我校师生正以超常的思维、超常的举措、超常的力度,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奋力实施灾后教学重建,谱写栖凤发展新篇章。xx年以来,我校结合地方实际,深入学习了大教育家陶行知的办学理念,为学校增添了无尽活力,20xx年12月被广元市教育局命名为“广元市行知小学”。 学校秉承大教育家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牢牢把握“践行行知思想?发展生活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创建现代生活教育的典范小学”为学校发展目标,建设幸福校园,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阳光的教育。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广联全国知名行知学校结对,先后与南京、上海、浙江、重庆、成都等多所学校成为合作学校,定时派教师、学生相互交流,有效提高育人质量。中央教科院、四川省陶研会和南京生活教育讲师团的大力关心和指导,为我校创设了雄厚的外部教育资源。目前学校立项国家级课题《现代生活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小学写字课堂教学技艺的实践与研究》。

我们在强化学科教学的同时,逐步形成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特色,开设有独轮车、种植园、剪纸、书画、厨艺、机器人、陶笛等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为学生健康发展创设了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成才!

灾后栖凤依然美丽,今日行知处处生机。我们坚信,有利州区教育局的坚强领导,有你们的巨大关怀,更加美好的栖凤小学一定会在利州展示新姿!最后,愿我们的友谊长存!

  此致

敬礼

  xxx

  日期

基金会感谢信15

宋庆龄基金会各位叔叔、阿姨:

你们好!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收到了你们给我一个单亲学生的特殊礼物――被褥,犹如春风雨露对伤残累累的幼苗的爱抚。我摸着质地柔软而又温暖的被褥心情激动不已。感激您们将爱心植根于我的心中,我一定将这个爱心火炬传递下去,让它永远照亮黑暗的角落,让阳光洒遍更多人的心中。

湖北省XX市南湖办事处水寨小学 学生丁勇

《基金会感谢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