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保障工作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后勤保障工作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后勤保障工作方案1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细化任务中后勤要素职能分工和工作流程,提高后勤综合应急保障能力,为一线救援队伍提供持续、精准、高效的综合保障,确保圆满完成森林(草原)火灾救援任务,制定本工作方案。
第二条本方案适用于遂行管护区、国内跨省(区)森林(草原)火灾应急救援任务,森林消防总队开展后勤综合保障工作。出现下列情况时,启用本方案:
(一)管护区重点、险点地区发生森林(草原)火灾;
(二)两个以上支队,同时在同一火场遂行应急救援任务;
(三)依据命令或响应机制,总队成立基本指挥所(组),派出前进指挥所(组)或后勤应急保障力量;
(四)跨省(区)遂行森林(草原)火灾;
(五)根据总队首长命令。
第三条本方案所指“指挥力量”,主要包括总队基本指挥所(组)后勤指挥要素、总队前进指挥所(组)后勤指挥要素和总队应急保障力量后勤指挥要素。
第四条后勤应急救援力量,通常包括“应急保障力量指挥组”“物资给养应急保障力量”“卫勤应急保障力量”和“运输维修应急保障力量”。
第二章启动响应
第五条启动响应,通常根据上级命令指示或者队伍遂行救援任务需要实施,后勤响应与救援行动、政治响应同步进行。
第六条启动响应,后勤值班员主要完成下列工作:
(一)支队作战勤务值班室或者支队首长将火情通报给后勤处长后,后勤处长组织收拢机关后勤人员,按照支队灭火救援行动编程相关人员分别进入后勤基层指挥组,后勤前进指挥组,后勤应急保障力量指挥组,并根据人员在位情况,视情调整指挥机构编程。
根据任务需要和命令指示,依案收拢后勤指挥力量、指挥机构保障力量,及时报告、通报情况。
(二)后勤基本指挥组加强后勤值班,沟通支队司令部门了解掌握火场方位坐标、大中队救援力量出动、本级与地方相关部门组织指挥关系、任务地域实时保障现状;与通信部门沟通掌握任务地域地形地势、植被分布、水源分布、气候条件等自然条件和道路交通、医疗救护、饮食住宿、加油维修等社会保障资源分布情况及其最大保障数量情况,综合分析上述信息后向后勤前进指挥组提供救援行动初步保障情况报告。启动后勤应急预案,命令各参与救援单位收拢后勤保障人员、检修车辆、补充给养物资和后勤装备做好灭火作战中后勤保障准备工作,并明确任务期间经费保障标准。准确掌握救援行动方向、力量动用、组织指挥、现场保障等基本情况,了解掌握火场周边保障资源分布及保障能力等,加强情报搜集和研判。
(三)后勤基本指挥组准确接受上级或同级作战指挥中心的命令、指示和下级的请示、报告,并及时按程序办理,跟踪掌握执行和落实情况,确保后勤指挥顺畅、高效。
(四)后勤基本指挥组通过一体化指挥管理信息系统或电话形式迅速与各参与救援队伍的值班人员取得联系要求上报后勤应急救援保障清单,实时掌握各单位后勤保障变动情况,根据保障清单和收集的各类信息拟制后勤保障情况初次报告,由后勤处长审批后上报总队后勤值班员。收集核准参与救援队伍保障清单,跟踪掌握任务单位后勤保障情况,按时限和要求编报后勤保障情况初次报告、接续报告等。
(五)后勤前进指挥组与后勤基本指挥组对接任务地域自然资源和社会保障资源信息电话形式与受灾地应急管理和森林(草原)防灭火等部门沟通协调,通报本级增援队伍人员出动情况和装备物资器材携运行情况,进一步明确任务地域保障资源信息,提出本级保障需求,建立综合保障渠道。
(六)参与救援单位后勤应急保障力量接到支队勤务值班室或支队首长下达的救援命令后迅速进入应急响应状态,人员保持全时在位,保持信息通联顺畅能够第一时间接受上级命令指示,按照后勤前进指挥组要求通过作战勤务值班室上报各类保障信息
(七)完成上级赋予的其它任务。
第三章出队准备
第七条出队准备,重点完成物资筹措、装载和运力调配,保障任务分队按时进入战备状态,快速做好出队准备。遂行跨省(区)应急救援任务,应同步搞好与受灾地党政、应急管理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提前争取相关保障支持。
第八条战勤部门,结合队伍出动情况和保障需求,综合分析判断形势,分析判断情况,计划安排工作,及时调整保障预案,抽组保障力量(模块),明确保障任务和重点;组织后勤业务部门和应急保障力量落实本级指挥力量综合保障事宜,按照清单补充配齐后勤装备器材;根据任务需要或首长指示,通过一体化指挥管理信息平台向参与救援队伍拟制下发后勤指挥文电,实时收集、整理和报送各救援队伍指挥机构构成、指挥装备器材携运行情况、指挥通联方式等信息,保证后勤指挥顺畅;保持与支队司令机关和任务区域应急管理和森林(草原)防灭火等部门沟通协调,最大限度获取受灾地区保障资源信息,争取支援保障;指导队伍落实保障清单要求,完成出队前的各项保障工作等。
第九条财务部门,按照签订的应急保障资金协议到指定银行足额筹措、供应和落实战备储备金,指定专人保管,并提醒前指人员和救援队伍指挥人员携带公务卡;指导任务单位加强经费管理,动用战备储备金必须向后勤前进指挥组请示报告,明确任务中各类经费标准,完成经费保障等。
第十条军需部门,完成出队前给养、物资、被装等保障;组织炊事车驾驶员和炊管人员检查调试维护炊事车、炊事机具及携行装备器材技术状态,督导炊管人员落实给养物资携行、运行标准和清单要求;按照主副食和大型超市应急保障协议与相应商家联系筹措、装载本级指挥机构和保障力量装备物资;指导任务单位综合物资应急应急保障力量按照清单筹措装载给养、被装、炊事器材、通用耗材,做好相关保障工作。遂行跨省(区)应急救援时,应主动了解任务地域保障物资供应能力,并主动与受灾地区政府、驻军、大型超市等进行对接联络,接洽接续保障事宜,争取保障支援。
第十一条卫勤部门,检查救护车状态性能和携行药材数质量情况;提醒参与救援的指战员、卫生员和队医分别携带急救药包,卫生员背囊和队医背囊,电话与任务地周边医院取得联系协调加强沟通协调,开通“绿色通道”,顺畅伤病员紧急救治和后送渠道;指导任务单位卫勤应急保障力量足量筹措常用药材,提示遇到蜱虫叮咬、擦伤扭伤、毒蛇咬伤、冻伤等情况的紧急救治方法。做好相关保障工作。
第十二条运输部门,完成出队前油料、输送和维修等相关保障工作;与支队司令部对接队伍动用力量和机动距离,指导任务运输应急保障力量合理选择机动路线、机动方式,确定各单位集结地域并与输送沿途交管、运输部门沟通协调,保障城区内车队行进畅通 ……此处隐藏1573个字……,清点装备物资,统计消耗和战损,组织本级保障力量回撤等。
第二十七条物资给养应急保障力量,提前协调沿途政府、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及时为回撤队伍提供饮食、饮水和舍营等保障,补充给养、被装、野营物资等。
第二十八条卫勤应急保障力量,开展卫生防病与防疫巡诊;统计消耗情况,组织药材补充;适情留守人员办理伤病员接续治疗等事宜。
第二十九条运输维修应急保障力量,组织油料补充和车辆装备维修;合理选择机动方式、路线,组织回撤并提供伴随保障。
第六章总结和后续工作
第三十条总结和后续工作,主要总结救援保障任务经验教训、补充经费物资和维护装备器材等,快速恢复战备状态。
第三十一条战勤部门,指导队伍及时清理、回收后勤战备物资,指导队伍按规定维修保养和补充各类装备器材,恢复正常战备状态;收集、整理后勤保障资料,搞好分类、存档和保管;认真评估后勤保障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查找薄弱环节,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建议,并按程序上报保障情况综合报告。
第三十二条财务部门,组织编报灭火救援经费核算,核销拨付相关经费等。
第三十三条军需部门,组织开展保障工作专项总结,查找整改薄弱环节;组织野战食品请领、采购和补充,补齐缺口;组织防护被装盥洗、晾晒、修补等。
后勤保障工作方案2关键词:消防,应急保障体系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呈日趋增长的趋势,自然灾害也不断发生。例如重庆市天原化工总厂“4.16”氯气泄露爆炸事故中,重庆市消防总队在接到报警后,先后调集了总队特勤大队和第一支队第二、四、十一、十三、十五等6个中队共14台消防车,150余名官兵前往现场处置。整个事故的处置总共经过了100余小时才结束;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给汶川人民带来深刻灾难。事故发生后,公安部消防局先后3次紧急从全国26个总队连同四川本省共调集了13000多名消防官兵奔赴灾区一线参与救援。这对我国消防应急保障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我国消防应急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消防器材装备,特别是特勤装备与实际灭火救援还有一定差距。特勤器材装备类型多样、技术要求高、价格昂贵,由于受经费、技术等多方面的限制,当前部分基层部队难以按需配齐买全,只能略配一些常用抢险救援器材,当遇到一些特殊的灾害事故时,由于器材装备的缺乏或陈旧,难免显得束手无策,力不从心。
第二,通讯指挥系统不健全,特别是处置重特大火灾时,应急通讯保障不到位。通讯指挥系统是应急指挥的手段,是快速处置的可靠保障。完善、灵敏和迅捷的通讯系统对应急指挥与决策具有决定成败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一些贫困地区相比,在通讯指挥系统建设中投入相差悬殊,导致通讯指挥系统无法发挥应用作用。
第三,后勤应急保障预案不完善。当前消防部队对灭火预案的制定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各级消防部门都肯定了预案在灭火过程中的作用,但是多数灭火预案中都没有后勤应急保障预案,对于后勤保障在灭火战斗中的作用没有引起重视。一旦遇到重特大火灾和灾害性事故,就会引起后勤保障的无需混乱,影响战斗的顺利进行。
第四,火场医疗急救准备不足。在大型火场和灾害性事故现场中,随时会发生建筑坍塌、爆炸等而造成消防员受伤害的事故,特别是战斗员长时间在浓烟笼罩的火场内进行高强度的战斗,易因缺氧或吸入毒烟而出现恶心、呕吐、乏力、昏迷的中毒症状。而目前消防部队的第一出动力量只是纯粹考虑灭火对象、燃烧面积及灾害事故的大小,对火场医疗急救的准备近乎空白,万一现场消防员出现伤亡,就会错过最佳救护时间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完善消防应急保障体系的对策
为保证消防部队扑救重特大火灾和灾害性事故救援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快速反应、实时联动、畅通规范的应急保障体系,确保后勤保障的有序、有效和连续进行。
第一,建立应急保障指挥机制,确保应急保障的有序进行。
由于处置重特大火灾和灾害事故力量多,时间长,所需要的装备和灭火剂等用量大,往往会给后勤保障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只有建立应急保障指挥机制,明确分工,由专门的机构来组织领导后勤保障工作,才能确保应急保障能够按照需要有序的进行。
第二,制定完善后勤保障预案,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开展。
后勤保障预案是灭火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灭火战斗成功的保证。在消防部队平时的'战备准备中,必须建立完善、可行的后勤保障预案,不管是扑救重特大火灾、参与抢险救援,还是一般的火灾扑救和灾害事故处置,都应有后勤保障预案,而且要经常性的组织后勤保障预案的演习,使相关人员熟悉自己的职责,同时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不断修改完善预案,确保在战时后勤保障能够有效进行。、
第三,消防部队的后勤保障应该与社会有关部门和相关资源实行实时联动,形成联动保障机制。
消防部队具有双重领导属性,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充分做好政府的助手,为当地经济建设保驾护航,赢得了人民群众和政府领导的高度赞赏。特别是在大型的火灾和灾害事故现场,都是由当地政府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所以消防部队的后勤保障应该与政府相关部门联系起来,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利用社会资源,形成部队为主、地方配属、统一调配、科学组合的保障体系。
第四,加强火场医疗急救准备工作,完善消防后勤保障内涵。
过去我们一提到消防后勤保障,大多只是想到器材装备、灭火剂及饮食保障,相关的后勤保障预案中也没有涉及到火场医疗急救方面。但是随着火场复杂性和扑救危险性的增大,消防员出现伤亡的可能性大大增强,比如2003年11月3日衡阳发生的特大火灾就造成了36人伤亡,其中20名消防官兵壮烈牺牲,11名消防官兵受伤。因此,加强火场医疗急救准备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必须把它加进消防后勤保障内容中。消防部队应该培养一支专门的医疗急救力量,并充实到各消防中队,一旦发生火灾,医疗急救人员应随第一出动力量行动,确保消防员一旦出现伤亡能得到及时救助,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消防员,提高战斗力。
三、结束语
我国消防应急保障体系是消防应急指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现代火灾和灾害事故中,应急保障对于指挥能否顺利进行影响日益增强,因此,只有加强消防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建立消防应急保障指挥机制,才能更好完成消防部队承担的任务。
参考资料:
[1]康青春,黄金印.中外抢险救援典型战例精选[M].红旗出版社,2005.
[2]周炜.消防通信[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3]吴礼龙.谈科学配置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装备[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7(7):48-49.
[4]陈飞,汪永明.关于我国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的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5):56-58.
[5]王浩,李存新.如何做好大型火场和灾害事故的后勤保障[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8):46-47.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