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时间:2025-09-17 08:47:23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15篇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15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1

在今天观看的《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上,我见到了许多与我们一般大小,但是家境贫寒,父母或残疾或离异,有的还需要挑起照顾爷爷奶奶的重任。

比如,刚刚十二岁的土家族女孩刘倩,母亲因患脑癌离世,父亲靠回收废品养家糊口,但不幸的是,父亲因长期过度劳累,患上了鼻窦炎,每当发病的时候,就会痛彻神经,小刘倩不仅要照顾年迈的奶奶,还要为爸爸熬药,她说过,那药真的好苦,做女儿的只有尝了那样苦的的药,才能感受到父亲的痛苦。

小刘倩每天都要上山砍柴,她上山的时候,会把鞋子脱在山下,她说,穿鞋子上山不好走,滑脚。她每天都要砍很多柴,那柴重得让人想不到是一个十二岁的花季女孩背得动的。她说,只要爸爸和奶奶幸福,我受再多苦也没关系。

小刘倩的拖鞋已经烂得看不出样子了,但她说,家里的钱是爸爸辛苦赚来的,还要供我们一家老小吃饭呢,哪里能用来这样挥霍?我看到,小刘倩将每天出去买菜的价目一一列出来,显得有条不紊,这些实在不是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应该做的事啊!

听了小刘倩的故事,我感动了。我们城市里的孩子十二岁的时候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来照顾我们。可乡里的孩子不一样,他们不仅没有父母的疼爱,反而还要照顾父母和爷爷奶奶。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2

今天,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大型公益活动——寻找最美孝心少年,介绍了10个很有孝心的少年,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徐煜岑与蓝晓萍、蓝芸萍姐妹。

徐煜岑是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的一名五年级学生,今年11岁。20xx年7月,徐煜岑的妈妈姚建红在下楼梯时不小心摔伤,导致头部重伤,经过抢救后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智力只有5岁小孩的水平了,并且严重影响了语音功能,连医生都认为她再也不能说话了。可徐煜岑不相信,他从那时起就开始每天教妈妈说简单的词语、句子以及拼音,还做算术题。由于妈妈智力不佳,过一会儿就忘记了,所以徐煜岑每天都给妈妈出练习题,他放学回家后批改,然后再教新的内容,这一教就是三年,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妈妈现在已经可以说不少简单的词句,并能独立书写许多汉字、并且能做小学数学乘法题了,连医生都觉得这是个奇迹!

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的一个小山村里,生活着一对小姐妹,姐姐叫蓝晓萍,今年12岁,妹妹叫蓝芸萍,今年9岁。她们家里十分贫穷,4年前,妈妈去世了,爸爸受不了打击,精神失常了,爷爷年纪已大,还是个残疾人,腿脚不方便,于是,当年才8岁的姐姐蓝晓萍便肩负了家庭的重任,在家洗衣做饭,砍柴放羊,除了做家务,她还要照顾爷爷和爸爸,年纪小小的妹妹在姐姐的带领下,也帮着做些简单的家务活,姐妹俩十分的辛劳,她们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

看完这个节目,我深受感动,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明白了孝心,并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表现出来的。我们应该向这些最美孝心少年学习,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心存一颗感恩的心,孝敬父母,我想这是每一个为人子女都应该做到的!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3

孝这个词来的很考究

老的孩子和下一个孩子服侍老的,才称得上孝顺

总听人说,孝顺父母要有能力才能做。是真的吗?中国孝顺的青少年告诉我们没有

天真无邪的脸,稚嫩的肩膀,这些同龄甚至比我们小的孩子,就这样挑起了生活的巨大负担,但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节目就完成了他们的悲伤和感性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和姐姐哥哥在山里生活的艰辛并没有让他们皱眉头。他们乐观的笑容足以让每个人都觉得,只有在大山深处有奶奶,他们才能幸福一辈子。姐姐想去很远的地方读高中,就跟弟弟说要好好照顾奶奶,好好照顾这个家。我看见她眼里噙满了泪水。我仿佛又听到她在唱“哥哥,大胆前进,不要回头”。也许这是这个姐姐最简单的愿望。他们的孝心对这个最深的姐弟俩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我还依稀记得有一个尽职尽责的少年在看节目。她父亲和她没有血缘关系,但她还是照顾他,照顾他。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我老了,人老了,年轻了,年轻了,年轻了。”也许这就是孝的最高境界。感情面前的血是什么?

看着那些孩子流着泪或笑的脸,我不禁流下了眼泪

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没有被我们这一代人抛弃。它将在我们这一代更加闪耀。现在像黄翔坐暖睡冰鲤这样的故事已经不少了

他们的孝道不仅值得学习,更值得铭记和传承!!!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4

今天下午第三节班会课,陈老师陪我们全班同学一起观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看了这个节目,我明白了孝心不该是个口号,而应该是行动。也让我懂得如何去孝敬父母,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最令人敬佩的是“板车女孩”黄凤,她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父亲,用铁制的板车推着父亲千里迢迢去上海求医,这样的执著与坚持,一心只为父亲康健的孝行怎能不令人动容。还有吴林香的事迹,她6岁父母离异,20xx年母亲被检查出肺癌晚期,继父外出打工,小林香成了唯一的劳动力。小林香本来不爱笑,但是从妈妈病了之后,她便总是用笑容面对妈妈,逗她开心。虽然妈妈最终离开了人世,但她依然微笑着生活。吴林香,微笑着坦然面对生活,不抛弃,不失望,坚强地面对逆境。

贪玩调皮,本应是13岁少年的特质,而命运却没有给赵文龙这样的机会。没有父亲的相伴,他每天扫地、做饭,照顾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症的妈妈。面对生活的艰难,从不抱怨。他说他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要让妈妈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

这一些些响亮的名字回荡在我的脑海中,时刻让我别忘了孝心这两个字。俗话常说,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为父母做事。我也为我们中华民族有这样的孝子感到骄傲!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5

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弟弟,一起观看了少儿频道播出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节目。观看了这个节目之后,不仅让我受益匪浅,还让我真正的明白了什么是孝。

这个节目播报了吴林香、龙花、黄凤、邵帅、徐沁烨、赵文龙、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王芹秀这十位最美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迹,并且为他(她)们都颁了奖。他(她)们都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了孝的'含义。

他们给予给父母的或许没有那些给父母一次就是好几万的人奢华,或许没有那些让父母吃好的、住好的、穿好的人贵重。但是,他(她)们这些平凡的举动,却恰恰体现了剥去华贵外衣的,最原始的,最单纯的,最朴实的孝啊!

孝是什么?孝就是对长辈的敬爱与尊重。就是在妈妈手有残疾的情况下帮助妈妈卖烤串儿;就是在爸爸身患高位截瘫时夜夜都起来为爸爸翻身。 ……此处隐藏2995个字……期的中华孝行文化内涵和细节,对其进行深入的讨论和诠释,力争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切合实际、易于理解的中华孝行新观念、新模式。

作为今年“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的重要内容,活动组委会向全社会征集当代孝行的具体内容,并结合“最美孝心少年”的孝行善举,提炼出“陪爸爸配一幅最酷的老花镜”“定期带着父母体检”“假期旅游时带上父母”等贴近生活、简单易行的新时期、新孝行标准,在典礼上与各个环节融为一体,以形象大使公益短片的方式予以发布,使现场观众在感动中去思考、在思考中有感悟,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心灵共鸣。同时,典礼上还面向全社会发出了“新孝行,你也行”的温情呼吁,体现了中央媒体热情传播传统美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责任感。

“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说文解字》中如此解释“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如此诠释“孝”。孝让不同代际的人融为一体,让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形成合力。只有每个家庭都讲孝,社会才会稳定和谐,国家才会更加强大。“最美孝心少年”是时代的道德标杆,“新时代,新孝行”让行孝成为时代风尚。“孝心少年”的事迹不仅让青少年感动,忙碌中的成人也应驻足片刻,思考自己肩上所担当的责任。本届“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虽然落幕了,但“寻找”还在继续,行孝就在身边,就在当下。正如“新时期,新孝行”里所说,“尽孝,就在平时的点点滴滴。”“尽孝,不要等待,就是现在。”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12

周五晚上8:00观看了中央少儿播出的《最美孝心少年》。

“孝”在现代儿童眼里来说,是一种回报,是对父母的一种爱。是在自己心中树立一个美好的期望;回报父母,孝敬父母。是以后、长大后的行动,付出。但是,看完《最美孝心少年》,不得不心存敬佩。

至今我的脑海里还清晰地记着一个名字:路玉婷!

路玉婷!路玉婷,她被中央电视台《向幸福出发》栏目主办的“身边好人·温暖中国”全国征集推荐活动评选为“身边好人”.

路玉婷的父亲很早就离开了她们到外地去了,她生活的家庭只有她、她妈妈和年近70岁的外婆。她小时候没有条件上幼儿园、学前班,五岁开始就能帮妈妈做饭,甚至洗衣服。

看到这个,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她们这样艰苦的生活环境,一般人怎么会受得了呢?路玉婷平日里要学习还要照料母亲和外婆,周末为了自己的妈妈和支撑起家庭,她依然坚持上班,风里来雨里去,穿梭在城市里给人送机票。

她说,再苦再累都不怕,只要妈妈和外婆身体健康就很幸福!至到这里,我眼睛里的泪悄然落下,这种难得的精神是很难坚持的!

她,路玉婷,15岁,15岁的她撑起一个家!向她学习百折不挠,孝敬父母这精神,难道不对吗!?也衷心祝福路妈和路外婆身体健康,路玉婷学习进步,生活越来越美好!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13

10月29日,由中央电视台和教育部联合主办的“20xx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该台综合频道和少儿频道播出,来自古丈县苗族少女向小康因其感人事迹,成功入选“全国十佳最美孝心少年”。

此次入选的10位“全国十佳最美孝心少年”,是从全国各地推荐的300多位少年之中推选出来的,获此殊荣,十分不易。现年11岁的向小康,就读于古丈县第二完全小学,是古丈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合唱团领唱队员。

这个眼睛会说话、歌声很动听的小女孩,在的北京卫视“音乐大师课”当中表现优异,被网友称为“又一个未来的宋祖英”。向小康成绩优异,一直是班级里的学习委员;生活当中的向小康乖巧懂事,善良孝顺。

向小康的妈妈身体不大好,父亲靠打零工维持家里生计。家中一切大小事务全部落在了小康稚嫩的肩上,同时她还需帮助爸爸照顾病情日益加重的妈妈。妈妈发病时,她一遍遍深情地呼唤妈妈。妈妈病情稳定时,是她最幸福的时光。她最大的希望就是和妈妈一起聊天、一起唱歌、一起看电视、一起做作业,牵着手一直走。她是一个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优秀而又富有孝心的少年。

据悉,向小康是古丈县继成功推出向娜后的第二位获评“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的古丈青少年。颁奖典礼后,中央电视台还将组织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为“全国最美孝心少年”捐献资金及物资,解决他们学习生活的困难。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14

今天下午,看了中央电视台“最美孝心少年”颁奖会, 这是一个让人看着就揪心的节目,让人忍不住流泪的节目。一个个在磨难中成长的孩子,都是非常懂事的。

最使我感动的是一个叫邵帅的十二岁的男孩,为了挽救患有白血病的妈妈,捐献了骨髓和造血干细胞,我为一个孩子的反哺之爱所打动。

十名最美少年,都是用行动表达着对父母的执着的爱。面对困难,他们都是用笑容面对,是那么的坚强。他们的愿望大多是:渴望学习,感恩社会。

一份感动,一份感慨,感慨后情不自禁的痛恨那些不负责任的家长,家中的苦难凭什么都压在小小少年的肩上,你该担当的的责任凭什么不去担当。

我们总是埋怨大学生分配不合理,大学毕业即失业,读书白读,我们可以想像,孩子失业的原因是什么,真的是因为学的知识太多了,还是因为做人不健康?像这些“最美孝心少年”他们能不能失业?现在就业机会很多,没有知识的文盲每个月还能挣几千元,而经过多年教育的大学生却“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工作,这一方面是对“知识脱离实际”的讽刺,一方面是对“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的注解。革命先行者梁启超早就提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要想让“中国梦”成为现实,让中国人不仅富而且贵而且强,就必须让少年强大。“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官人也好,富人也罢,都应从这些“最美孝心少年”的成长上总结点规律,一定要让孩子劳动、实践、锻炼!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15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孝”这个字,“老”在上,“子”在下,这一个结构,就说明了“孝”的内涵。

在十位最美孝心少年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只有十一岁的高雨欣,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她跟着母亲一起生活,母亲的右手被患有精神疾病的舅舅打伤,落下了残疾,为此失去了工作,在一所学校门口摆了烧烤摊来维持生计。

当我们放学回家在饭桌前吃着妈妈做的可口的饭菜时,高雨欣却在烧烤摊忙碌着,晚上回家,她还要照顾自己年迈的姥姥,看到这里,我早已泪流满面,这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女孩,我心里除了同情更多的是惭愧。

在家里,我就像一位公主,爸爸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外公外婆的疼爱……,可是,在这十一年里,我从来未真心的对这些疼我爱我的亲人,给以一丝回报,哪怕是一声谢谢。

永远忘不了,我第一次盛饭的时候,当我把两碗白花花的米饭端到爸爸妈妈的面前时,妈妈抚摸着我的头,笑着说:“我的女儿长大了,真是长大了。”爸爸则装作惊讶地说:“太阳从西边升起来了,女儿长大了,今天吃到女儿盛的饭了。”就只是这一点点的劳动,却得到父母这般的赞扬。

我惭愧,惭愧我在这么多年来,没有真正懂父母的爱。从现在开始,我要孝敬父母,在生命里,把这个“孝”字写的更加优美,更加精彩。

“百善孝为先”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去“书写”这个孝字吧!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