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少年的你》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少年的你》观后感1少年炽热的心跳,将黑夜都洞晓。
——题记
十月末的时候,我的舍友们出去看了场叫做《少年的你》的电影,主演是易烊千玺和周冬雨,据说电影很好看。
我没有去,自然也不知道这部电影有多好看,但是当我默默地听着她们关于电影情节的描述,脑海里竟然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这样、那样的画面,听到最后我甚至诧异地发现自己的眼泪落下了一滴又一滴,情绪也有些低落,但更多的是感动——它所展现给我的,少年的感动。
没有多少人还能记得甚至保持自己少年时的样子,无论外貌抑或性格都不能。人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永远重复着单调的工作时,便早已丧失了少年时最真诚、最炽热的自己,在那些自我被埋藏的厚厚的阴影下,永世不得翻身。
少年的你,就像一个过客,来的时候是那样的亲切自然,走的时候又是那么的令人遗憾。
遗憾,遗憾自己在少年时有太多不可为、不敢为的事情,遗憾那些世俗的条条框框终究不能被战胜,遗憾自己未恍过神来,时间它已乘着不回头的小船向远方驶去,而自己抓不住也赶不上它。
有多少人的青春从《少年的你》中被唤醒,又有多少人幸运地未能被唤醒记忆,只是以旁观者的角度,以局外人的心态来观看这部还不错的电影。于后者而言,他们无疑是幸福的,于前者而言,那更可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他们见识了更加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少年,他们曾经有刻骨铭心的少年经历,有一腔热血,有一颗真心,有一双善良的眼睛。
他们曾有最炽热的心跳,将黑夜都洞晓。
可故事既然以“从前”、“曾经”开头,那么也就意味着结局并不会这样,那是已经流逝不复返的东西,它随着时间不再回头。
如一切倒退,返璞归真,那是少年啊!
曾有少年如斯,遇上方知有。如果哪一天你遇到这样的少年,请抓住他,别放走他,少年永远不应该被放弃,他应该在无数人的仰望中意气风发,应该在平淡的日子中保持纯真,应该在选择的面前坚持自我,不被迷惑。
少年可以最好,也可以最坏,可以最无理,也可以最懂事。却独独不应该丢掉炽热。少年最炽热。
《少年的你》观后感2有个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给闲着呆在家的我买了当天上映的《少年的你》。
不得不说,观影过程是比较压抑的,画风和故事的黑暗,我手默默握成拳的时候居多,电影院里四处还传来女孩子们的抽泣。我不想评论演员,我只想说他们都演得很好,角色到位,我想要分析的是里面的人物。
我从下在学校里面没受到过欺负,我各个阶段的学校也比较明朗吧,我个人成绩也还好,作为班委也算得上老师们的得力助手,在同学们之中也算是受欢迎,那时候我没有受到欺负,也不会去欺负他人。影片中一开始便是胡小蝶的自杀,在校园欺凌中,那些校园恶霸选择的欺凌对象真的是内向的、没有朋友的人去欺负,因为他们知道对方没有人帮、也不敢去告诉老师、家长,更不敢报警,这更加助长了校园恶霸的欺负程度,他们心理愈加脆弱,逐渐走向自杀。现今,自卑内向的孩子真的还是不少,基因、成长环境很多因素导致了他们的性格。而欺凌者魏莱,家境很好,复读生,家里父母管得比较严,对她的要求教育也使得她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后面她提到因为复读她父亲已经一年没有和她讲话了,她比他们那个班里的同学在各个方面都要显得老熟一些,更像社会人不像高中生,由她可见,父母的教育和影响很关键。
从警察与各个角色,主角小北没有父母,十三岁就自己一个人,主角陈念的父亲影片里没有提起过,而她母亲也是没有正式工作到处逃避卖着三无产品。可能我更多的关注点是在原生家庭,所以会觉得原生家庭里面问题很大,学校的教育即使再怎么春风化雨也很难达到一定的效果。
加上高考的压力,这部电影就更能引起现实意义,它向观众看到了影片内容,也向观众传达了它独特的一种价值。这部电影身在黑暗,却又给人一道光,结局是理想的,虽然现实中也许有过案底的人可能不会找得到比较好的工作,但影片的结尾却是美好,陈念送小女孩回家,小北跟在陈念身后,也表现出了小北在剧中说的那句话——“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少年之所以是少年,是因为他们有无限的可能,他们骨子里有一股蓬勃的生命力在生长,他们面向的是不确定的未来。所以,少年,需要更多的保护与引领。
《少年的你》观后感3目前为止片子的评分是8.7分,但我相信不止一个人觉得它不值这个分。
片子以校园暴力作为选题,比较新颖,符合当下的校园问题。但校园暴力只出现在影片的前半段,后半段基本在演一场刑事案件,除了镜头和音响在提醒我这是一部电影,我差点以为在看普法节目。
影片的特点在于镜头时长都非常短,配合大量特写。导致电影越来越赶,到最后基本成了快闪,结局愣是没看懂。要不是通过最后荧幕上打下的字才知道陈念自首了,我都搞不清楚发生了啥,比上课听老师讲ppt还云里雾里。
而且电影的重心不知道在哪,说是爱情片又不是爱情片,说是校园暴力结果霸凌别人的被杀了,说是刑侦片又不是刑侦片。要说探索人性吧…女主角考了632,结果回去自首了,这本是很纠结的一个事,但因为周冬雨在片中哭戏太多了,直接弱化了她在这段的情绪,看上去很干脆的就同意警察去自首了,根本都算不上对人性的阐述。
影片还有Bug,陈念在高考时矿泉水瓶放在桌上,还拧开喝,要知道高考矿泉水瓶是不能放桌上的。
有些地方说教意味太浓了。黄觉演的警官本身作用无多,出现几次基本都在说教,第一次吃火锅他说“人长大了才学会同情…(校园暴力)不只是那么简单”,影片最后还要加一段易烊千玺对制止校园暴力的呼吁。
电影对于青少年暴力事件刻画十分细致,可在片中的另一些方面,却遮遮掩掩含混不清。含糊其辞的解释了魏莱的家庭影响了警方和校方,却没有阐述这就是社会的黑暗面,掌握在一些成年人手中的权利间接成为了校园暴力无法解决的屏障。
我看到这部电影排名前几的高赞评论谈到的都是对校园暴力的感想,即使结合自身经历,也只能算是观后感,与电影无关。只能说让你产生共情的是校园暴力,不是这部影片。
导演是想把片子拍好,可是太刻意了。太刻意了。导致影片的故事都没有讲好。
《少年的你》观后感4“所有的光明的未来,都该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
在《少年的你》热播的时候,我因课业繁重,而且对青春爱情剧有些脱敏,对校园暴力也没有共鸣,一直拖到今天才看。果然,值得!
不论是从演技,题材,构图等各个方面,少年的你都能让人惊艳的“哇”出声音来,各个方面都高出了观众的期望值太多。但是这个电影的精彩不是我今天 ……此处隐藏6109个字……被这样的保护过?有多少感情其实都是始于美好,而终于平凡!电影时间很短,他不可能将生活的琐碎给描述出来,好比我们回忆过去的感情之时,只留下那些曾经的美好,却不曾想过,如果回到过去你真的还会喜欢吗?
回到我们自己,已经长大了,习惯了用所谓的成年人心思去思考问题。计较得失的利弊,算计利益的多少!连亲近的人,都会揣摩猜忌。小编还记得一个曾经很火的视频,父亲和孩子通电话,父亲想要孩子的钱去买一个按摩椅,孩子答应了!挂完电话后孩子却哭了,他说“曾经我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向父亲要钱,而现在父亲找我要钱还要求我!”同样的,长大后的无论亲情,爱情都是要试探开始,考虑对方态度,考虑最后的结局会如何。爱的背后有很多考虑和负担。有谁能想《少年的你》中小北那样扛杀人罪?有谁能像陈念那样被骗知道死刑之后,也把自己供出来?多少人口口声声的说向往爱情,可谁又记得当初那份爱情的美好?当初那爱情真正的模样?电影的最后,没有人赢也没有人输。少年只是长大了。我们的青春不也是这样吗?没有赢也没有输,有的只是曾经懵懂的少年慢慢的长大了,我们的青春结束了,可!还有多少人记得曾经那些初心呢?
最后用电影主题曲《我们好好的》作为结尾。
你想坚强,我可以让,你要逞强,我陪你装。
《少年的你》观后感13上个学期末,我就听说过电影《少年的你》的消息,所以很期待。
电影讲的有关校园暴力的事,内容不多赘述,电影还算完整,美中不足就在于没有清清楚楚交代那三个欺凌他人的女孩,欺凌背后的真正原因。但整部电影看完后很震撼,带我陷入深思。
第一,很多学生对“校园欺凌”没有正确的认识。“我曾经审过一个案子,一群男生打一个男生,把那个男生打死了。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那样会打死的。”这是影片中一位警长说的话。很多校园欺凌的事情发生是因为欺凌者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正确的认识,觉得那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因为认识肤浅所以往往顾及不到后果。从这点来看,学校和家庭都应该给孩子加强对“校园欺凌”这一主题的普及,让孩子对校园欺凌有深刻的认识。不对他人进行欺凌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当自己受到他人欺凌时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和老师。
第二,家长应该让孩子学会交朋友。电影中,三个欺凌者中有一人说自己也是被逼无奈。可能刚开始,她们三个人成了朋友。那个女生并不了解她所交的朋友是一群恶臭少年,在朋友的耳濡目染下成了和她们一样的人。现实中这并不少见,很多学生走向歧途都和他们交的朋友有关。从中告诉我们交朋友一定要选品行端正之人,家长也要教会自己的孩子识人。
第三,学生要有健康的心理,父母的言传身教很重要。影片中欺凌别人的老大,家里最有钱。看似本应有教养,但却带着同学欺凌他人。被告到警察局的时候,不仅她为自己开脱,连她的妈妈都为她开脱,认为自己的女儿没有任何问题。她的父亲也因为这件事,一年不理她。从中可见,一个孩子的心理和家长的引导是分不开的,家长要做好的榜样,才能让孩子变得阳光。
电影中叙述的故事只是一个特例。我生活的地方很健康,体验不到,没有直观的感受,不过还是需要时刻提防,防范欺凌者,帮助被欺凌的人,但必须保护好自己,让自己能健康成长!
《少年的你》观后感14整体感受:黑暗中漏出光明直面校园暴力。
影片开始,胡小蝶因难以忍受长期被欺凌的痛苦而选择跳楼自杀。而陈念被警方询问,她最终也揭发了校园暴力这一事。也正因此陈念陷入被殴打欺凌的漩涡。后面,陈念失手将魏莱(施暴者之一)推下阶梯,致其死亡。刘北山协助陈念埋藏尸体。虽然事迹败露,两人经历与现实、与自身的博弈后成长了,坦然地接受惩罚。
人物背景悲惨。
刘北山被父母抛弃,成为了一名混混,每一天都伤痕累累。似乎他已经对这种生活麻木了,但其实他也会在被人问疼不疼时流泪,也有对爱情的渴望,甚至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呵护对方。他就像一只刺猬,外冷心热,内心柔软。
陈念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用卖质量有问题的面膜来赚钱,但被众人围攻、辱骂。陈念没有因此嫌弃自己的母亲,而是拼了命地学习,希望自己能通过中考走出去,能带给母亲和自己一份有光明的人生。
结局却是相对美好的。
因为一场校园意外,小混混与好学生扯上了关系。在本应阳光明媚的十八岁,他们与现实斗争、维护少年的尊严。结尾处,他们没有离开、没有分开,这也许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结局了吧。我想这也寄托了制作人一种期许身处在泥泞中的人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权利。生活有暴力、不公与冷漠但同时我们能通过改变,让世界更有温暖。
本片两大亮点:
首先,不用吹嘘的好演技。
周冬雨,金马奖影后获得者。哭戏自然真实并且能够清晰地感觉到情感的递进、变化。可以说,我在影片里看到的不是周冬雨而是陈念。
易烊千玺,这次的造型十分硬气,不是少年的稚嫩而是男人的成熟。不得不说千玺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所有的感情如一泉水,被他留住在眼中,表露在行动。千玺的演技已经能带动观众的情绪起伏,不得不说,大佬就是大佬!这次的表演是他送给粉丝也是给自己成年的礼物认清现实后,仍然能微笑面对。
其次,剧本创作十分良心。
在短短两个多小时的观影中,能够感受到悬疑片的手法,青春片的校园生活及单纯的恋情,感情剧的丰富细腻。同时,故事铺垫到位,情节环环相扣,不会感到生硬尴尬。
《少年的你》观后感15《少年的你》这部电影被火了,无论是演技还是剧情都非常受观众欢迎,是一部男女老少都值得观看的一部戏,虽然整个剧情中非常的压抑以及沉重,但这些问题就是在展现着我们如今社会状态,而男主易烊千玺在本剧中饰演小北更是演活了小说,他把那份对陈念的爱像是隐藏着,又像是不敢动!
如今这部电影票房已经是破2亿了,而且今天还是第二天,往后数量更是不可预测,易烊千玺这次总算是突破了自己,因为小北这个人设真的很不好演,更何况易烊千玺还是一个新演员,不管在表情上还是细节上他却处理都非常好,尤其是荧幕初吻献给影后周冬雨时,他自称没什么感受,因为他当时只在乎演技,他要把沉重感演绎出来!
不管是易烊千玺也好,还是周冬雨也好,这次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人老戏骨般的演技,而且现在《少年的你》一些小细节也在网络上被揭开了,不揭开还好,揭开后貌似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样,原来陈念去上学路上的小雏菊是小北特意为她绑上去了,而陈念去小北家,是小北用“我们”来证明2个人的关系!
还一个让小编内心恐慌,就是开头演员胡小蝶跳楼的时候,当时的陈念正在听英语听力,而等你认真听清楚里面的英文的意思后,你会汗毛竖起,因为这个英语是在讲这个社会的无情以及人心,而英文大概意思就是:“这会是一个新的世界平衡,弱肉强食的平衡”,这压抑的一段如果没有仔细看的话,真的是无法听得见到!
不过上面这些都是去二刷三刷的网友们揭开的,这些细节是我们都无法注意到的细节,当你们知道这些细节后,是不是也觉得特别的戳人,原来小北是多么的呵护这陈念,而这电影也再次让我意识到了校园凌霸的可怕事件,尤其是陈念抱住小北的那一刻,眼泪是真的落了下来,这一幕真的很激动人心!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