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实习报告

时间:2025-08-31 06:40:25
气象学实习报告

气象学实习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气象学实习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气象学实习报告1

自然界的风雨雷电吸引着人们去探索求知,到今天,我们人类已经掌握到越来越多跟气象气候的规律,并且已经能预测到3天以内的天气状况,这是我们科技进步的裨益。这次实习,我们班和农信班一起去参观了位于花都区的气象局,然后还去了附近的秀全驿站骑自行车春游。

其实在之前的课程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气象站主要观测项目有: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空气的湿度和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日照,蒸发,地面温度(含雪温),雪深,浅层和深层地温,辐射等等,其中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可以通过百叶箱中的干湿球温度表直接或间接得到,用照度计和光量子仪测辐射的方法我们也都在课堂上学习掌握了,并且参观了校内的观测场。但是我们看到的学到的东西始终是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次实习让我们有更多和气象知识接触的机会。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地面气象观测站,这个气象站建在山顶上,且是一块平整的不受遮挡的场地。我们可以看到场内的仪器摆放整齐,而且看到了一个貌似避雷针的针。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我了解到这是一个实时的地面观测站,所有观测到的数据都被实时地传给气象局的电脑上,工作人员进行监测。后来她还解释说,那个貌似避雷针的东西是一个测雷电的装置。

参观的下一站是位于山底的展厅,里面有用一些比较创新的设备展现出的气象知识,比如说球形的电子显示屏,“怒发冲冠”,模拟翻书等等。在一个知识性的问答中,我知道了原来一年里大概有13个台风登陆广州,了解了避灾的一些知识,复习了一下引发台风的原因。总之,这些设备主要是将气象学知识变得更有趣味,激发人们的学习欲望。不过最让我心动的是,位于顶楼的天文望远镜,还有工作人员拍到的一些照片,不过可惜的是当天有云,我们看不到什么。

在参观完这些之后,我们就出发去秀全驿站了,这里有一个小湖,湖上有一个小凉亭,伫立在凉亭上的时候可以纵观湖的大部分,视野很开阔,也依稀看的到湖对面的人们钓鱼的身影。我们骑车经过了从林,和颜色质朴骑起来却噼里啪啦响的桥,还有山坡跟烧烤场,最后回来的时候,我还跟同行的小伙伴探讨了一下怎么拍摄这些盛开在路边的花儿,同样的一朵花儿,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美感,好像人生中的许多看似无解的问题,换个角度就能得到解决一样。

很久没集体出来过,这一次在大自然中舒缓身心的体验,着实让我心情畅快了一把。由于时间有限,所以玩得还没尽兴,我们就要回学校了。

回学校并不意味着实习的结束,接下来,我们还要在校内的气象观测场实习,这个主要是对百叶箱内的温度表,以及地温表进行观测记录,让我们体验学习了气象观测中对几个气温和辐射的的观测步骤及方法。

这次实习不仅让我们学到了专业方面的知识,还有了一次接近大自然的机会,总之是收获颇丰啊。

气象学实习报告2

姓 名:

学 号: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

实习成绩:

年 月

一、实习目的

该实习是本课程教学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以便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知识。通过对不同下垫面性质所引起的小气候变化进行观测,了解人类的生产活动,特别是农林业生产活动受到气候的极大影响;了解人类的生产活动反过来也引起的局部小气候的变化,人类活动主要包括: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性质对小气候的影响,如砍伐森林、城市建设等;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成分(如城市大气成分的变化),对城市小气候产生的影响;人类活动释放热量对小气候的影响等,掌握各种小气候形成的机制和规律及可能对农林业和城市生活的影响。要求掌握常规气象仪器仪表的操作和使用技能,了解气象观测基本环节和原理,理解本课程理论知识,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打好基础,也为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实习,主要达到以下几个教学目的:

1.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巩固新的知识;

2.使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实习方案的设计,并初步掌握气象学实习研究方法和基本测试技术;

3.通过实习数据的整理使学生初步掌握数据分析处理技术。

(1)通过观测各种气象要素,了解和掌握各种气象仪器的构造原理,安装规范,观测方法

和观测数据的整理,数据整理表的制作以及各种要素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点;

(2)气象观测要求:观测记录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3)要求正确读数,规范做记录,要制作适当的数据处理图表,然后分析和比较观测数据,

并将分析结果与要素原来特有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变化特点进行比较;

(4)了解并掌握不同森林类型所形成的的小气候特点,比较产生差异的原因;

(5)了解掌握地形在水热资源分配中的作用,比较不同地形产生不同小气候的原因。

(6)了解下垫面性质的不同,对小范围内形成的小气候的影响, 产生冷热差异的原因;

(7) 了解现代气象台站设施与气象观测;

(8) 了解小气候观测方法,掌握不同立地条件所形成的的小气候特点,使学生能独立掌握 比较分析产生的差异及其原因的方法

(9)做好实习报告,并对所测数据进行具体分析。

二、实习时间及组员

(一)实习时间 6月20日——6月27日

(1)前期实习工作准备:6月20日——6月24日

(2)不同林型小气候观测:6月25日——9:00~10:00

(3)不同坡向气候观测:6月25日——10:00~11:00

(4)不同的下垫面小气候观测:6月26日——11:00~12:00

(5)城市与郊区小气候对比观测:6月26日——9:30~11:00

(6)日射观测:6月27日——10:30~11:30

(7)小组讨论与数据处理:6月28日——15:00~17:00

(8)撰写实习报告:6月29日

(二)组员

组长:

组员:

三、实习单位

(1)实习动员与分组教学实:*****;

(2)不同林型小气候观测:*****8;

(3)不同的下垫面小气候观测:*********

(4)不同的地形小气候观测:*******

(5)城市与郊区小气候对比观测:******

(6)日射观测:*****

四、实习主要内容

(一)、观测内容

(1)日射观测:1. 太阳总辐射;

2. 太 ……此处隐藏10661个字……、5cm 、10cm、15cm、20cm ) 的地温按时间顺序列表:

4.将大棚内外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光照度、大棚透光率按时间顺序列表。

大气候观测数据

光照情况;无云 净辐射表灵敏度;9.821 总辐射表灵敏度;10.888

六.数据分析

1、 画图分析净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总辐射、散射辐射、直接辐射的日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2、 画图分析气温、绝对湿度、相对湿 度的日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 画图分析不同深度的地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要求将五个深度的曲线画在同一张图上),并分析原因。

4、 画图分析下午1:30时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5、 画图分析大棚内外气温、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光照

气象学实习报告7

一、实习目的:

巩固、扩大和加深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熟悉气象业务的整个流程,获得气象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熟悉基本气象仪器的操作使用和维护,掌握地面、高空观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熟悉雷达原理、雷达操作及相关维护知识,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单位介绍:

郑州市气象局是国家基准站,是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的组成部分。该站涵盖了所有的气象要素的观测项目,并承担着国家气象局最新研制的仪器测试工作。郑州市气象局负责本市内气象监测、预报管理工作,及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并对重大气象灾害做出评估,为本级人民政府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管理市内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以及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等专业气象预报的发布。负责向市人民政府和同级有关部门提出利用、保护气象资源和推广、应用气候资源区划等成果的建议;组织对气象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

7月19日,实习第一天,阮台长带我们参观了气象观测场,给我们介绍了郑州市气象局的有关情况,向我们提出了实习的相关要求,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没能够按照原定计划实习而是做了临时的调整。在随后的七天我们分别在地面站,气象台,高空站进行了业务跟班实习,参观了雷达站。

1、地面观测2、高空探测

高空站主要负责本地区高空气象要素探测。主要利用无线电高空探测仪,无线电高空探测仪为一次性产品,悬挂在气象气球上升空(或由定高气球、飞机、火箭上下投),能测定各个高度上的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和气压,每天早晨七点和晚上七点释放一次,汛期凌晨一点钟要加放一次。无线探空仪在使用前要对各项数据进行严格的检测,当探空仪升入空中后,L波段雷达会进行自动跟踪。无线电探空仪由感应元件、转换电路、编码装置、无线电发射机和电源组成。可以连续不断地发送气球上升(或降落)过程中所测各高度上的气象要素值。地面接收设备则进行信号接收、解码和资料处理工作,由计算机终端直观显示出来。我们观摩了一次高空探测的全过程,观察了从仪器检查到气球爆炸的全部细节及各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并就过程中遇到问题向站长一一询问。

3、雷达站4、气象预报

气象台是发布天气预报的重要场所。全市各县区的观测数据汇聚在这里,三个显示终端分别显示着当前时刻的雷达气象回波图、卫星云图和等压线、等温线图。我们每天到气象台就打开气象局的内部数据网,查看着昨晚到今天的天气图,观察着未来96小时内,一张一张的卫星云图、雷达图,一圈又一圈的等压线,五颜六色的温度分布图、降水分布图,一撇又一捺的高压低压槽中,一堆又一堆填充着“F”的风向图,刚开始的时候看这些图的时候犹如看天书,虽说知道每幅图都有什么作用,但至于具体意味着什么却是一窍不通。只能努力地去请教别人,还得不断上网搜索每幅图、每个名词的具体含义。慢慢地,自己也能看懂这些图,也能够结合所有的图和数据分析天气状况,并能够简单的预测出未来的天气。

每天下午三点钟,必须准时坐在会议室,参加全省的视频会商。每天选出全省几个地方的气象分析员分析讨论并预报未来一天至一星期内的全省的天气状况,参加会议的人为全省所有城市的气象局工作人员。会议的作用是让全省各地方气象局工作人员以分析员所预报的状况,结合该市的情况进行最后的天气的预报工作。坐在会议室,仅仅通过一个摄像头和电视机,就可以看到全省各个地市的气象局。视频会商后,接下来的工作是查看分布在各县镇的监测站发过来的数据,据此写好即时的天气报告。六七八九月是郑州的汛期,再加上奥运火炬即将在郑州传递,我们必须对每一个小变化敏感,哪怕是头顶上飘过的一朵云。

天气预报做好之后,当天的值班员会将预报结果以传真的形式发到各县局、广播台、水文局、林业局、防汛办,市长办公室和一些重要部门,以便能够及时就天气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决策。还要向火炬办提供一份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以做好火炬在郑州的传递工作。

四、实习总结及体会

在气象局实习的日子只度过了一个星期,这一星期却留给了我深刻的记忆。这里的每个人都给与了我们关心和关怀,让我感觉到这就是一个温馨的家,我十分感谢他们。我通过了这次实习,在气象方面的知识增加了许多,在此体验到了气象工作者的艰辛,收获丰富,感触颇多。

首先我熟悉了气象业务的整个流程,对于整个天气预报的形成和制作都有所了解。并意识到了气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出现误报的严重后果,作为一个气象人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气象预报员更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预报经验。直到自己亲身经历过了,不由得尊敬这份工作,佩服那些在无穷的压力下工作着的人们。

其次,我认识了如何观测天气,学会了各种地面高空观测仪器的使用及维护方法,掌握了各种基本气象要素的观测原理。在老师们的几天教导下,我学会了如何看云量,辨别云状,同时能就云的分布作出天气预测。对雨量计,日照计等有了深入的了解,还亲自给辐射仪对了光点;对无线电探空仪的检测和使用有了直观的认识;对雷达的使用和维护有了细致的了解。

再次,学会了读雷达回波图和卫星气象图,同时能根据气象云图和相关的数据图表分析当前的天气状况和简单的天气预测。在汛期,雨量比较多,天气状况也比较复杂,工作比较繁忙,也使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我亲眼目睹了一股强降雨云系由西向东移动,并绕过郑州沿黄河北上的过程,并自己对天气做出了相应的预测,揭开了气象预报的神秘面纱,我也增加了驾驭工作的本领和信心,同时也开阔了眼界。

最后,我意识到我应该学的知识还比较多,学到了很多课本上不能学到的知识,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清楚了自己离走向工作岗位的差距,明确了最后一学年的目标。我要好好把握大学里的最后一年尽量补充相关的知识,加强相关业务软件的学习,使以后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这次实习,是对我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验,是对我大学生活的一次丰富,也是我工作前一次大练兵,我所收获的东西也将会成为我的优势武器一生致用,而那经过的点点滴滴却能会成为我的美丽记忆一生难忘。 感谢学校,感谢郑州市气象局能够给我们这样一个锻炼自我的机会。

《气象学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