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9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理念:
创设宽松、有情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充分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共同合作。运用积极的评价机制,为学生搭建舞台、创造机会,给学生以自信、希望,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习目标:
1、学会前鼻韵母an、en、in、un、v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yin、yun,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准确拼读声母与前鼻韵母组成的音节,读准三拼音节,复习v上两点省写规则。
3、认识8个生字,正确朗读句子和儿歌。
4、能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画面、认识事物,乐于表达。
教学重点:
前鼻韵母的发音、整体认读音节的识记、声母和前鼻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字。
教学难点:
三拼音节的拼读。
学习准备:
字母卡片,音节卡片,生字卡片,田园风光图。
学习时间:
三课时
学习流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谈话激趣:(出示苹果树,苹果上写上复韵母ai、ei、ui、ao、iu、ie、ue、er)苹果树上挂满了苹果,让我们一起摘吧。
2、学生玩摘苹果的游戏,读对贴一只苹果。
3、你瞧苹果树上又长出了五只苹果,出示:an、en、in、un、vn。
二找出特征,专项突破
1、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
2、引导出示:n ,指导发音:示范,讲解发音部位和方法
3、学生练读,教师正音。
三、学习前鼻韵母an
1、了解学情:谁认识它们?你怎么认识的?(在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可以借助一些事物来读准它们的音。
2、借助图画学习前鼻韵母an
A、出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谁知道天安门?给大家说说。
B、指导读准“天安门”,出示:an,告诉学生天安门的“安”就是韵母an的读音。
小学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鸟儿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品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有记日记的习惯吗? (学生回答)
是呀,日记中记录着我们曾经的点点滴滴,有我们的欢声笑语,有我们的至深感言,总能让我们回味。
那你们相信鸟儿会写日记吗?
课件出示:
鸟儿的日记:
1、20xx年10月28日 晴
给好朋友大树唱歌并告别。
2、20xx年2月28日 阴
给好朋友大树唱歌并告别。 这不是一只普通的鸟,不仅会写日记、会唱歌、会告别,还会做很多很多,不仅有丰富的灵魂,还有真挚的情感。这就是童话,童话世界是个生机万类的世界,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去多读、多欣赏。
你们想了解这只鸟儿和好朋友大树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吗? (想)
就让我们一起追随着作家的文字,走进《去年的树》。板书课题。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抽读──评议──正音。
3、感知内容:(学生畅谈)
你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
三、熟读全文,深入感知
请你再一次与课文亲密接触,通过此次的了解,你认为树和鸟儿之间究竟存在着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1、感受幸福:(听鸟叫声)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鸟叫声吗?
学生畅谈。
师:是啊,大树听到这么悦耳的歌声是一种幸福,同时鸟在树上唱歌,有忠实的欣赏者也是一种幸福。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对好朋友一起度过的幸福的日子。(读第一自然段)
2、感受分别: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小鸟要到远方去了。
(请你接着往下读)
请一学生读树与鸟儿的对话。
师:听他的朗读,你感受到这对好朋友在分别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出示:树( )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 )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⑴ 填词;
⑵ 读;
⑶ 请一生找一个朋友一起读一读,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⑷ 我听出来了,它说:“一定回来”,它愿意回来,在向好朋友保证。你们还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
⑸ 你也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读一读这种感觉;
⑹ 咱们男女生合作,把刚才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好吗?
(男女生合作读)
师:他是在向大树保证,能不能读得更坚定些。
(再读)
感受欣喜:啊,春天来了,小鸟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出发了:
出示:风吹得眼睛睁不开了,但鸟儿 。
雨打得翅膀都很湿了,但鸟儿 。 学生发挥想象填──说──读。
师:鸟儿虽然千辛万苦,但心中充满着快乐,因为他要来寻找好朋友──树。
在他寻找的过程中,有许多次急切询问的话语,请你找一找,读一读。
(学生自己读3句话)
请学生说找到的句子──出示:
从这些话里,我们最能感受到小鸟的心情了,自己再读一读,体会小鸟的心情。假如你就是这只鸟儿,你会用怎样的心情寻找好朋友?
(学生自读)
请学生读第一句。
师:多么急切呀!
请学生读第二句。
师:语速更快了,说明此时的心情更着急了;离好朋友近了,越来越兴奋了。
再请一生读。
师:鸟飞越千山万水,千万里的追寻大树,那颗疲惫的心──
经历一个漫长寒冬的分别,鸟的那颗想念的心──
知道树被砍倒,切成条,做成火柴,那颗忧伤的心──
即使朋友化成火柴,也要找到他,那颗坚定的心──
近 ……此处隐藏7393个字……爸爸妈妈的关爱,还有爷爷奶奶的照顾,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感觉怎么样呢?
师:一定很温馨、很融洽。用一个成语形容就是其乐融融。
(学习词语:其乐融融)
二、学习新知
学习第一小节
1、师:小明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其乐融融的家里,看,他在干什么呢?(出示主题图)
2、师:看来他已经把爷爷的生日牢牢地记在了心里,爷爷的生日到了,他为爷爷准备了什么特别的生日礼物呢?(出示主题图)
3、师:一副对联承载了孙儿对爷爷的一片深情,谁来读读这一小节。(指名读)
4、师:读诗不光要流利,更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斜线处稍停顿,带点的字重读,谁再来试试?。(指名读后齐读)
5: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读,大家体会到了孙儿为爷爷送上了一片什么情呢?带上对爷爷深深的祝福之情,我们男女生比赛读,看谁读的更有感情。(男女生比赛读)
学习第二小节:
1、师:此时,寿筵已经备齐、全家人正围坐桌前、生日蜡烛已经点好,让我们一起唱生日歌来祝福爷爷生日快乐吧。
2、师:唱完生日歌,爷爷许下了美好的愿望,小孙子为爷爷送上了最真情的祝福,他祝福爷爷---------?
3、师: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小孙子希望爷爷的福气就像东海的水一样长流不息,希望爷爷的寿命就像南山的青松一样永远不老永远健康长寿,多么美好的祝福呀!一起把这祝福送给爷爷。
(齐读: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4、师:不光送给爷爷,我们还要把这最真的祝福送给谁呢?让我们一起祝福他们---------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5、师:天下的老人都为子孙付出了太多的辛苦,让我们一起祝福全天下的老人------------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6、师:子孙们祝福的话语就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句句都是那么温暖,情真意浓。谁能带着浓浓的深情读读这一小节。(指名读)
7、师:让我们一起用最认真的声音读齐读全文,读出这种浓浓的祝福,也读出子孙们对老人的一片孝心。(齐读)
指导书写:
1、师:大家读得很用心,所以很动听。相信大家不仅读得好,写得会更好。“孙”这个字很简单,下面大家按照“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自己试着写一写。回忆一下,“一看”是看什么?“二写”是什么意思?“三对照”是什么意思?
2、生独立写后教师针对性评价,重点评价写得好的和写得差的,提出改进意见。
3、师:第二个要写的字是涌,“涌”字是三点水旁,说明这个字与什么有关?看图猜猜“涌”字是什么意思?
4、师范写后生自由练写。
三、总结升华
1、师:同学们,“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孝老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具备的好品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他们年轻的时候那么爱我们,照顾我们,可他们一天天的老了,我们应该怎么回报他们,尽我们的孝道呢?
2、师:心动就要行动。说做就做,也许过一段就是长辈们的生日了,现在我们就为爷爷、或者奶奶、姥姥、姥爷做一张生日贺卡,写下真心的祝福,今年过生日的时候送给他们,好不好?
3、师:同学们,行孝要及时,不用惊天动地,但要持之以恒,希望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听话懂事,用实际行动回报长辈们的关爱!
小学语文教案 篇9设计意图:
在学习《渔歌子》(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八册23课)以前,通过《忆江南》(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八册1课)的教学,学生已对词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增加拓展性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而丰实的语文实践,还原张志和这位诗词书画的大家“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意境。丰满对此人张志和的认识,体会作者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有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背诵《渔歌子》。
2、训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词的意思。
3、根据词中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烟雨江南,碧水蓝天,诗情画意,春意盎然(出示江南美景图片)唐代大诗人张志和就是在这里写下了千古流传的《渔歌子》(板书,齐读课题)
2、教师简介词的内容
师:从这个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什么?
师:是的,“渔歌子” 又叫“渔父”, 最早出自民间的渔歌是一种词牌名。 “我们先前还学到过哪些词牌?”不同的词牌每句话的字数不一样,节奏和情境不同,所以又称长短句。
二、读中渲染,理解词意
1、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同学们,学古诗词,首先得把古诗词读通顺,还要读出节奏来。自己读两三遍,开始吧!
师:读得非常好,请坐。同学们,古诗词光读通顺还不够,它是有节奏的,句子和句子之间也有停顿,同学们看(大屏幕呈现整首词),你能够把这首词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停顿读出来吗?哪位同学试一试?
(一生读整首词)
读通句子(生朗读整首词)指生读
师:有点味道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后三字,你们读词,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师生交换)
2、师:同学们,学古诗词,读通了,读出节奏感了,那是远远不够的,咱们还得读懂它的意思。
师:请同学轻轻地再读读这首词,借助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大概意思。开始——
(学生借助注释,自由说)
师:哪位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意思?(教师轻轻提示:可以借助注释)来,你说说看——
师:同学们,这古诗词,懂得了它的意思,我们再来读,就会越读越有味。不相信我们就来试试看。
3、师生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诗情
张志和不仅词写得好,还是一位大画家,颜真卿说张志和写的词是画中有词,词中有画,那么我们看一看,张志和的词中,给我们画的什么,用笔圈出来。
师:请你说,他的词中画了什么?(9种景物)
师:9种景物按顺序数一数,西塞山……
4、画景
师: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框,谁能把这9种景物工整地写到框里,使人看上去像一幅画。比如说:鳜鱼是游在水里的,所以我把它写在画面的最下方,如果在这个位置画蓑衣、箬笠该怎么画?(师指图的右下方)
师:“笠”是生字,该怎么写?(请生上台写)
请两位同学合作把它补充完整,其他同学把它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师:但是这个“鹭”字,也是一个生字?“鹭”字怎么写,才能写得漂亮?这个字有个诀窍,上面的“路”字要写得小一些,宽一些,下面的“鸟”字要写得窄一些,长一些。
师:同学们,一起看黑板的这幅图,看着看着,就成了一幅画,就成了一首词——《渔歌子》,我们一起看着板书朗诵一下。
把你看到的这幅画读出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