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正确地书写汉字;会用部首查字法,并能从字典中选择合适的字义。
2、能照样子搭配词语;按要求补写句子;会根据现有的语言材料用这样连句。
3、知道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及顿号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部首查字法,正确使用标点
教学难点:从字典中选择合适的字义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时间:20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第1----3题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部首查字法
教学难点:据词定义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1、学习第1题
(1)读题目,明确本题的要求:先读准拼音,再写字。
(2)学生书写
(3)校对:新型 峡谷 街景 自豪 牧场 便宜 旅游 浑身
2、学习第2题
(1)复习单元提示中讲的部首查字法的基本步骤。
(2)师生共同查洲字
(3)学生独立完成其余的字
(4)校对
(5)巩固补充练习
要查的字查什么部首部首有几画除部首外还有几画字的意思
自豪
悠闲
速度
发展
3、学习第3题
(1)读例题,懂得齐声后面跟动词,增添后面跟名词
(2)口答后书面完成
(3)补充练习
发展 总结 利用
板书设计:作业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26秋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读“稻”、“藏”、“催”三个字。
2、自己观察画面,初步理解图意,能从图中找出秋天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熟塘报落岸”。
2、初步理解图意,能从图中找出秋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秋天的录像片,然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跟秋天有关的课文,教师板书课题:秋天,请同学们读一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蓝天池塘岸边电报运动场熟了当作底下金子往下落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蓝:上面是“草”字头,下面的“监”字第一笔是竖。注意与“篮”字区分。
塘:左右结构,部首是“土”字旁,右边是“唐”字。“唐”字的第七笔是竖,要出头。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熟: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上是一点一横,左中是口;左下是“子”,第三笔要写成提;右上是“丸”字;下面是四点底。
报:左右结构,右边的笔顺是:横折钩竖横撇捺
落:上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洛”字,这是一个上形下声的形声字。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5)认读“稻”、“藏”、“催”三个字。
稻:稻子,水稻。农作物的一种,我们吃的大米就是水稻脱壳后的米粒。
藏:捉迷藏,藏起来。就是躲着不让找到的意思。
催:急着、催促的意思。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附:板书设计
6秋天
熟塘报落岸蓝金池底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按照一定的顺序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秋天的的特点,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感受到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比较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秋天的特征。
2、使学生知道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叶子发黄落下,候鸟南飞等一些自然现象发生在秋天。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抓住秋天的特征,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
2、体会秋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摘苹果的游戏。谁摘下了苹果,就带着同学们读生字。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蓝天池塘岸边电报运 ……此处隐藏8199个字……友们,相信这次“花果山之旅”你一定收获多多吧!回家把这个故事读给你最喜欢的人听吧!
设计意图:孩子都喜欢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与别人分享,知识也不例外。孩子会在分享中加深感悟,激发兴趣。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觉得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教学设计符合儿童的心理水平,所创设的“闯关活动”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以学生喜欢的“孙悟空”入手,以“花果山之旅”贯穿全课,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学习效率极高。
小学语文教案 篇6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在以前呢,大家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带领下总是能够很快地学会生字,并将生字认会,那么今天老师不参于大家的学习之中,小朋友们通过自学能否将本课的生字给消灭掉呢?
二、识字
1、自主识字。自主选择读书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合作识字。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告诉小朋友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3、识字方引导。
(1)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
(2)偏旁归类识字:哎、哄
(3)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4)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
(5)编字谜识字:士兵的心(志)
三、写字指导。
进行写字教学时,做一做“原来是这样”的发现问题的游戏。教师先做发现示范:示范书写“哄、喝”两个字,然后自言自语:“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口字旁得写得高一点,小一点。哦,原来是这样啊!”示范后,先让学生临写一遍,然后请学生同位或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在全班交流。如,“另”原来是“拐”的一半呀!“朗”字左边原来不是“良”!“提、题”是左右结构,“题”是半包围结构,“题”字中“是”的“小脚丫”伸得好长啊!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给以鼓励、总结、概括,再引导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习生字,继续学习本课,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提问。
2、“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为什么要强调动手做?自读课文,思考这两个问题。
二、朗读感悟
1、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2、出示生气和微笑两张头像,带着“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和“为什么又笑了”两个问题,自主读书思考。读出写伊琳娜生气和微笑的有关段落,说说对上面两个问题的理解。在交流“伊琳娜为什么生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好小朋友、妈妈说的话。小朋友说的话要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
3、围绕“哄骗”引发争辩:
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4、。读课文结尾朗志万的话,说说应该怎么理解这句话。。教师提示下面几中理解引导学生讨论。
(1)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
(2)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3)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4)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
5、再整体读课文,想想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以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三、日积月累
积累自已对自已有帮助的词和句。
四、实践活动
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7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
课文可以分几段,各写了什么?
2、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①观察课文中第二幅图,默读课文,想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三层,第一层(2)概括介绍麋鹿奇特的外形,第二层(3)具体描述麋鹿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第三层(4)介绍麋鹿自然繁殖力低的原因)
②理解第一层内容。
a、指名读。
b、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c、“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③理解第二层内容。
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a、指名读。
b、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的?
c、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d、除了介绍麋鹿外形,还介绍了什么?
e、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联系吗?为什么?
f、讨论。
有了第一层的介绍,我们已经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第二层再写是不是有点多余?为什么?
(第一层是概括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而第二层则是具体的介绍。这样就使读者对麋鹿有了更清晰的印象。而且,第二层介绍麋鹿外形的同时也介绍了它的生活习性,让读者认识到了它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g、引导体会。
④理解第三层内容。
默读思考。课文是从哪几点来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的?(一是雌鹿的怀孕期超过九个半月,比其它鹿类长;二是它每胎仅产一仔)
(2)学习第三段。
①指读课文。
②出示“传奇”,齐读。
理解“传奇”:经历离奇,不同寻常。
③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3、配乐朗读二、三段。
第三课时
1、复习导入
简单说说麋鹿的外形和传奇的经历。
2、精读训练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
(2)画出描写麋鹿在黄海滩涂自由活动的句子,结合第一幅图说说对在晨雾中活动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为什么说大丰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土地广阔,气候温和,林茂草丰)
(4)通过对课文二、三段的学习,我们对麋鹿已经全面充分地了解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课堂练习
(1)祟课后第5题。
(2)交流复述方法。
①结合插图,抓信麋鹿的角、蹄、尾、手色等几个部分的特点介绍它的体形及生活习性。
②参照“麋鹿的传奇经历”表介绍。
③要学习讲解员讲解的神情和语气。
4、练习复述
《麋鹿》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