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锦集六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一、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
3、领悟雪景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设计说明】树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的新课程观,教学设计着眼于发挥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培养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积累词汇,拓展思维空间。从而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
二、教学流程
本文建议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根据预习要求,初读课文,总体把握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理清层次,熟悉内容。
第二课时:精读课文,体会雪大、景美、人欢等特点以及作者的联想,领会作者喜悦的心情,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导题激趣。
1、课件播放山村雪景动画。
2、谈话导题:同学们,欣赏了这雪景,你喜欢吗?想说些什么?作家峻青也很喜欢雪,他写的第一场雪可美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说明】兴趣能激发学习动机,通过情境导入 ,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和欲,使他们进入自主读书与探究的氛围中。
(二)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学生根据预习要求,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说明】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读,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性,在整体感知的过程中舒展其灵性和个性。
(三)合作交流,资源共享。
1、通过预习和刚才的初读,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已见。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清写作顺序、这场雪的特点以及作者的心情等。
2、哪些地方还没有读懂?请提出来。
【设计说明】学生在预习及整体感知后,通过生生互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人人参与,说的内容更为广泛。让学生质疑,更能使学生说得兴致勃勃。
(四)重抓特点,读中领悟。
1、默读课文,说说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雪大景美的?怎样体会出来的?
2、重点练读第3、4、5自然段。
首先,让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其次,指名读文,师生评议。
【设计说明】读是学习语言、理解课文、感悟文本的根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通过默读、自由读、指读、评读等形式,让学生领悟作者抓住特点写景抒情的方法。
(五)激发情感,总结升华。
1、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首先,引导学生从雪大、景美、人欢以及作者的联想等方面去体会。
其次,抓重点词句读一读,以更深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2、教师讲述时代背景。
3、请学生结合背景资料,再读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心情。
【设计说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通过读思议读,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思中感悟,体会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
(六)反复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设计说明】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这是对学生的尊重。熟读成诵,有助于激发阅读兴趣,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拓展延伸
1、课前搜集雪景图片、雪的诗文以及雪的作用的等资料。
2、课后要求选做以下内容:(可以完成一题或多题)
①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②用你喜欢的词语写句子,可以写一句或两句,也可以写一段话。
③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继续收集有关资料,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说明雪的作用的短文。
【设计说明】将课堂教学引向社会生活,注重语文实践,学生的思路宽了,思维活了,想象的翅膀展开了,鲜活的个性凸现出来了,这才是新课程追求的境界。
小学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理解“死而复生、起死回生、切脉、厥症”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转述扁鹊从行人和侍卫官处了解到的情况。能按事情发展顺序复述扁鹊医治太子的过程,体会其高超的医术。
3、体会扁鹊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扁鹊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准备:
PPT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在单元导读课中,我们了解了《起死回生》、《田忌赛马》和《完璧归赵》三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记得第11课《起死回生》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出示:扁鹊从侍卫官口中得知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他入宫_________________,最后使太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这篇课文讲的就是扁鹊让太子起死回生的故事。
2、(出示扁鹊图片)了解扁鹊吗?谁来说说看?
(1)生交流
(2)看来小朋友非常了解扁鹊。确实,扁鹊是个中医,中医往往是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给病人治病的。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扁鹊是如何让太子起死回生的?
二、预习反馈
1、师: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生子新词,都知道怎么读吗?开小火车领读。 纳闷 侍卫 病榻 手腕 凝神 携带 药囊 切脉 厥症 大拇指 议论纷纷 起死回生 死而复生
(1)切.脉:“切”是个多音字,读第四声,跟着我念“切脉” 药囊.:“囊”字笔画既多又难写,它是上中下结构的。上边是“一”加上一个“中”,中间是“凸宝盖”的写法,下边是“两个口”加上“吵嚷”的“嚷”的右下部分。跟着老师一起书空。 厥症:厥症是什么意思?谁来读一读?(中医学病名。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过一定时间会苏醒的疾病。)
(2)师:生字新词都会读了,课文能不能读正确,读通顺呢?打开书,翻到第36页。课文共有13小节,分小节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过渡:小朋友读得真不错。
三、研读课文
研读第一节——第八节
1、现在自由轻声地读一读1-8小节。要求:用横线划出扁鹊的话,曲线划出侍卫官的话。开始。
2、谁来交流扁鹊的话?(红色标出),谁来交流侍卫官的 ……此处隐藏4683个字……p>
3.“资源”特点。
(1)“拿矿产资源”举例子。
(2)列数字:“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从数字中感受到什么?
形成这么难却被人们随意地破坏,说明人类对资源的破坏之大;而且这些资源是有限的,勾连上文“母亲”,联系上下文我们加深了对“母亲”一词的认识。
(3)用词准确:在谈感受时,有同学说“人类的破坏”“乱用化学试剂”,但书中用的是哪两个词?毁坏、滥用。它们有什么不同?遇到困难时,我们就借助工具书来帮忙。
(4)表达效果:我们学习了好几种说明方法,为什么在说明“资源有限”时作者要采用举例子的方法呢?
(5)资料辅助:自然资源的种类很多,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结合课前筛选的资料,从图表中挑选一种资源,也试着来说说地球资源是有限的。
(6)段落结构:同学们,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各种资源。这些资源中有些本来是可以再生的,可以长期为人类做贡献的,但是,一起读读课文。读完之后,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7)联系实际:读到这些语句,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画面?面对有限的资源,我们应该怎样做?
(8)拓展写话:出示补充资料,这是20xx年与20xx年我国水资源数据的对比表格,另一份是我国矿产资源特点的文字介绍。请你围绕“珍惜资源”这个话题,利用资料写一段话。
4.“移居”特点。
这些语句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却运用“至少、没有、不能”等这样简洁的词语,准确的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
5.结尾。
作者从这几个方面说明了地球的特点,为了是要写出自己的心声,是什么?
(五)回归课题,感知写法
回顾刚才我们的学习过程,阅读说明文,首先要明确说明对象,然后要能够发现说明方法,感知说明对象的特点,借助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科学的认识说明对象。
(六)活动学习
1.结合“资源有限”发现生活中浪费的现象,搜集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写“倡议书”。
2.搜集“珍惜资源”的好做法,制作宣传小报。
小学语文教案 篇6教材简析:
本次语文天地共安排了四项内容,包括:畅所欲言、初显身手、笔下生花和金钥匙。“语文天地”,围绕主题设计了口语交际活动,是课文内容的拓展和延伸,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使学生明白在危急时刻应具有的良好品质。通过“调查”、“设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法。习作体裁不限,题目不限,给学生留有广阔的创作空间,便于写出富有个性的习作。“金钥匙”交给学生做语文学习单元小节的方法,目的是不断提高学生课内外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对危急时刻最重要的品质的话题展开讨论,阐述原因,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在危急时刻保持良好的品质。
2、通过话题交流与辩论,训练孩子说与写能力。练习习作,能详略分明地把经过写下来。
3、学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自我单元小结。
重难点、关键:
就某个话题展开交流与辩论,训练口语表达与写作能力。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任务,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完成三项学习任务:一是完成《畅所欲言》练习,展开话题讨论;二是完成《初显身手》练习,增强实践能力;三是练习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自我单元小结。
二、开展《畅所欲言》的话课交流
1.出示词语:沉着冷静、机智应对、忘我勇敢、团结协作、先人后己。
2.教师引导:战争年代,人们会遇到危急时刻,即使是和平代也会遇到车祸、晕倒等突发事件,甚至是火灾、地震等灾难,在危急时刻,我们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状态?具备什么样的品质?为什么?
3.自由汇报,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危急时刻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之外,还应该懂得一些常识,如牢记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等。
三、完成《初显身手》练习
1.教师过渡:开拓自己的见识面,丰富经验积累也能帮助我们安然地度过危急难关。让我们通过下面的练习积累经验吧。
2.出示题目:
(1)调查身边的紧急救护设施、设备。
(2)设计家里或学校发生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处理方案。
(3)观察电影或电视剧,评价其中人物在危急时刻的各种表现。
3.全班交流讨论。(让学生选择其中一项进行汇报)
如:调查身边的紧急救护设施、设备,可是公交车、教室、家里、电影院等场所的小药箱等;设计家里或学校发生地震等紧急情况时的处理方案,可以从应急措施、事后善后等方面的设计。
四、出示“金钥匙”,完成表格练习
1.课件出示范例,提出要求: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自我单元小结,可以从优点、不足和改进措施方面列表,项目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设计。
2.小组展开自我单元小结的制定与交流。
3.幻灯显示小组推荐的自我单元小结。
4.引导评议,对小组代表作充分肯定,提出不足处。
五、布置作业
将所调查的情况、设计的方案或对电影电视剧的人物在危急时刻表现的评价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教师引导:在危急时刻的经历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要学会详略分明地把
它记录下来。
二、范文引路,指导习作
1.复习课文,领悟写法。
师导:让我们一起回忆《生死攸关的烛光》这篇课文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详写全家智斗敌人的经过,略写敌人的几次搜查。)
质疑:《生死攸关的烛光》中全家智斗敌人的经过是如何详写的?
(1)伯瑙德夫人想用油灯换下蜡烛失败。
(2)儿子想端走烛台搬柴生火,遭到拒绝。
(3)女儿拿起烛台照明上楼,骗过德军等三个故事环节一一展开。
追问:《生死攸关的烛光》中敌人的几次搜查是如何略写的?(一笔带过“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几次严密的搜查”)
2.提出要求,指导习作。
(1)教师引导:跟中心有关的应作为重点展开详写,关系不大的应简略,详略分明才能避免文章像记流水账。
(2)出示选材范围:
①你如果经历过危急时刻,写一写事情的经过和你当时的感受和做法。
②写看电影或电视剧的观后感。
③写一份关于灭火器、救生衣等紧急救护设备的使用说明书。
④想象作文:《当同学晕倒之后》《大扫除时一次意外》……
(3)鼓励发言,开拓学习思路。全班交流所选的习作范围及思路:说说你想写什么?打算怎么写。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
学生继续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