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编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 篇1《花的勇气》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三幅画面:没有花的绿地,藏在草下的花,花的原野。作者的情感态度贯穿在三个画面之中,最终让我们感悟到生命的意味是——勇气。
针对略读课文的学习方向,我大胆取舍,决定抓大放小,主要抓住两个画面(藏在草下的花,花的原野)展开,让学生抓住关键的语句来朗读,谈感受,体会作者的内心。当孩子们的感悟达不到深度时,我适时点拨,由物及人,让他们列举身边的事例,从闪光的事迹中感受生命的真谛是勇气。本节课最大的一个亮点在于激发了孩子们阅读原作的兴趣。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在设计时,将原作贯穿课堂始终。从原作导课,先把孩子们引入到一片明媚的春光中,感受玫瑰花的灵性,感受作者精妙的文字产生的吸引力。在课堂上,又引导孩子们抓住关键的词语,如:“改天换地”、“拔地而起”等,再配以优美的图片,通过结合与对比,让孩子们体会如此美好的景致作者竟是用了如此有气魄的词语来描写,欣赏之余更让人惊叹。在结课时,又不失时机链接原作,激励孩子们走出课堂,阅读原作中另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感受不同的文字带给我们的不同感触。课下,我在深思,什么是语文课?最质朴的语文课是让孩子们走进文本,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亲近作者原作,拓展阅读空间,真正实现从文本中走出来,用文字去创作。这何尝不是语文课的最高境界呢?
小学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认知:识字15个,写字7个。
2.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认识到学习任何本领首先要打好基础,从基本技能做起。
3.培养学生合作、自主探究的意识,以及分析综合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展示鞋盒子。)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让坐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这个盒子)其他同学评判一下,他们说的内容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同一只鞋盒子,各人看到的样子却不同呢?难道他们都说错了吗?(没有)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观察角度不同)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同样一个东西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结果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故事——《画鸡蛋》(板书课题)大家一齐读一遍。(认生字“蛋”。采取学生自己分析的方法认识这个字)
二、学习新课:
1.自读课文,初步识字。
这个故事说的是四百多年前,在意大利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叫达·芬奇。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画画了。可是他的老师天天让他画鸡蛋。同学们,你们觉得鸡蛋好画吗?(好画)
那他的老师为什么还天天让他画鸡蛋呢?你想知道是为什么吗?(想)
那就请你自己读一遍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让几个学生分别说一说)嗯,大家真聪明。现在就请大家读课文吧。
2.检查识字和自读的情况。
大家读课文都很认真,生字都学会了吗?(学会了)那老师把它们从课文中拿出来,你能读出来吗?(能)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我们来试一试。(出示卡片。)
请小组长帮助老师来检查大家认字的情况。小组长用每个同学的生字卡片来检查认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再告诉他怎样读。然后我们来汇报各小组的检查情况。(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巡回,了解各小组的情况。及时提醒个别贪玩的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
已经会读这些字的同学,能不能帮助你们组中那些还不会读的同学把这些字都读会?(能)
怎么教?(让他们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教他们读,把不熟的字多读几遍。)
(学生开始学习,教师继续巡回检查,了解学习情况,组织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大多数学生学完时,教师叫停。简单小结,表扬学生学习努力。让小组长说说自己小组中有哪些同学进步了。教师用卡片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会读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读,学生读得很积极,大多数同学能读熟,个别同学不能全会读。教师小结,肯定学生努力的结果。)
同学们真聪明。刚读了一遍课文就把生字都学会了。谁还能把课文正确地读下来?(提问几名学生读课文)
3.范读课文。同学们读得真不错。老师也想跟大家一起读课文,行吗?(行)那就请同学们读第一和第三段,老师读第二段,大家用心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好不好?(好)(师范读课文)
4.再读课文,强化识字和阅读。同学们读得真好。现在就请你读给同桌听,同桌在听的时候要注意把他读错的字记下来帮他改正,好不好?(好)开始吧。
5.同学们,课文都读熟了吗?(读熟了)那谁能告诉老师,达·芬奇的老师为什么天天让他画鸡蛋?现在你觉得鸡蛋好画吗?(不好画)(学生回答完后,再齐读一遍达·芬奇老师的话。)
达·芬奇听了老师的话是怎样做的?(又画了许许多多不同的鸡蛋)
他为什么又画了许许多多不同的鸡蛋呢?(一时回答不上来,可以小组内讨论。)
再后来,达·芬奇怎么样了?(他不管做什么事都非常认真;他成了一个著名的画家;……)
学习了这一课,你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呢?
6.小结。
第二课时
1.“开火车”,巩固识字成果。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时,通过“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你能用它组一个词吗?”“你会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等帮助强化识记。
2.指导写字。“就”“完”“同”三字,学生通过分析字形、结构、找形近字、组词等方式,自己掌握;“许”“件”两字,指导学生自己说出字形上的不同,帮助掌握;“非”“练”二字,先让
学生自己说出字形的结构特点,教师再通过示范书写,指导学生知道“练”字的第六笔是横折钩,不能写成竖钩“东”,“非”字强调笔顺和结构安排,指导写得漂亮、端正、匀称。
4.练习说话。出示下列词语:练习认真观察简单容易非常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进行造句练习。(如果有的学生能够用一个以上的词语进行造句,或者在一个句子里用了一个以上的词语,要及时表扬。)
5.检查读课文,问题延伸,引导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做事情,有没有像达芬奇小时候画鸡蛋那样,很快就不耐烦了?学了这篇课文,今后你想怎样做?说给同学们听好吗?
小学语文教案 篇3一、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
2、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的短语。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意思,正确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此处隐藏1011个字……/p>
1.读了上节课的内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走到一起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
2.学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质疑: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么样?民间为什么会流传这个故事?它寄托着人们的什么思想?
二、自学课文,体会感情。
1、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汇报:两人婚后男耕女织,你勤我俭。日子过得很美满。
“美满”是圆满美好的合意。说明靠他们勤劳的双手,日子不仅过得富足了,而且一家人团团圆圆。
(3)学生汇报:织女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她给孩子们讲述故事时,作者采用了排比句的修辞方法,衬托出织女热爱人间生活的情感。
2、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样?
(1)读课文第二段至倒数第二自然段。
(2)学生汇报:王母娘娘醒后先惩罚了其她的仙女们,然后又派天兵天将查找织女的下落,准备给她厉害的惩罚。说明了王母娘娘已下狠心,预示着织女回来后的悲惨命运。
(3)学生汇报:“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破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由此可以体会到王母娘娘是一个死爱面子而又自私的人,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不惜破坏自己亲人一生的幸福,为了显示自己的尊严,狠心地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和他们的孩子隔开,这是多么可恶而又自私的人呀!
(4)“织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过日子,共同生活”这句话说明了织女是个敢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是个勇敢坚强的人。
3、教师引导:你们喜欢这则故事吗?为什么?
(因为牛郎织女都是那种靠勤劳节俭来创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正是因为如此,民间才会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说。)
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召开故事会
1.组内成员间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积累的民间故事在“故事会”上作汇报。
附: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7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
生字词语的认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讲的关于谁的神话故事?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盘古开天地》。(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同座互读互查。
2、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读“创造、黑暗、辽阔、奔流不息、茂盛”等词语。
3、要求会写的生字的指导。(“降”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观察仔细;“创”字的左边是“仓”,不是“仑”。另外,“辽”“液”等字要指导学生写端正,写匀称;“阔”“滋”的笔画较多,要指导学生写字时摆好各部分的位置。)
4、找出多音字,组词识记。
5、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价正音。
6、自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7、默读课文,划分段落,同学交流,集体订正。
三、朗读提升
自由练读,把自己最愿意读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四、家庭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
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谁能用讲故事的语气来为我们的课文开个头?指名练读第一段。
二、研读感悟
1、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2、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3、你还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轻”“重”,“清”“浊”,“上升”“下降”,这些词语的恰当运用,写出了天与地的不同。
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4、读一读第四段,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5、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6、自由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7、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8、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三、复述故事
1、先让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再将每段主要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2、在自己练习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并评议复述中出现的情况,如顺序混乱,语言表达不清楚等问题。
四、小节全文
读了课文,你收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
18
盘古开天地
苏醒——分开——倒下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中容易读错的字词有:混沌、血液。反复再现,学生才达到了全部读准。第二课时中学生的朗读很充分,而且每一次朗读都有进步,这是一大收获。在动画激情下,学生的感受很多,通过朗读充分表现了出来。仿说不错,每个孩子都能根据课文,再加上自己的联想来表述。但是复述的指导不足,虽然学生能说上,总觉得不够完美。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四附反思,盘古开天地,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