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后感(通用6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后感(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后感1上了大学之后,才渐渐接触了马克思原理,马克思主义一类的课程。虽然高中时期上的政治课多少有一些涉及,但毕竟不完善,不系统。所以总体来说,知道,认识到马克思主义都是从上大学开始的。
上一个学期学习的内容还没有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这一学期的内容则是大部分深刻有力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
常言道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即使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理论知识,每个人因为个人经历,家庭背景,心里状态和人生观等不同而对同一种客观事物的认知出现偏差。
通过前半个学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论前半本书的学习,我从对马克思主义一点都不了解到终于有了初步认识。
所以在老师要我们写一写学习了前半本书后的感想,我马上想起了一个题目: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
所以这篇文章,我想谈一谈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点感想。到底什么是马克思?
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书中如是说。
而在其他人眼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机器生产提高了社会化的程度,使得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不断的激化,是创立新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相继在西欧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社会历史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这为科学地提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奠定了社会历史前提。进入19世纪后,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以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等三大科学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辩证的性质,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前提和条件。而其理论来源主要是西方哲学史上积极成果的继承和发扬和18世纪—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推动。
而在我眼中,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系统的理论,这理论能够纠正人的错误言行,起到规范纠正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适应社会需要的前进的体系,需要人为修正并运用到实际中去;再有,它还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是社会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这门课程,我感想颇多。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列宁在新的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这一步步的发展不无揭示着马克思主义鲜活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该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这都在说着马克思主义是为广大人们谋福利的理论体系,是值得人们推崇学习的。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誓言,是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通过学习,我愈发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它存在于过去,也将影响未来,现在我们要做的便是深刻研究,好好学习,为日后社会进步作贡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后感2其实关于马克思主义,在我们高二的时候就学过了一些比较简单的概念,进了大学后,我们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感想这个课程,更加系统的学习了这门哲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分为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我就仅仅谈一下我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感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二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三是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和恩格斯结合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而哲学又可划分为两个派别就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而唯心主义则与其相反。
既然世界的本原是物质,那么就有一个问题就是物质又是什么呢?列宁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来把握物质的本质,物质它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既然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又是运动的,而物质存在的形式就是时间和空间。马克思的物质观就是唯物主义一元论、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和唯物历史观。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与发展。我们在以前高中就学过,联系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求我们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放到现实社会中,就要求我们在当今的开放世界,我们就要放眼全球,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联系,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每一个国家都是不断发展的,而中国跳过资本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却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但是,我们却仍然向着我们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所前进,这是不为人的意志所转移的。除了联系与发展,唯物辩证法还有一个观点就是,对立与统一的规律。这个就不做感想了。
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这一章说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而认识是实践的反映。实践为认识提供认识的原因,认识的可能,使认识得以发展,并成为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而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一切认识都是又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从实践中得到了认识,又要回到实践中去。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实践和认识的统一。
实践和认识的统一,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就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中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事实,我们所制定的全部计划和政策,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促使中国更快更好的发展。
我们除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 ……此处隐藏5189个字……练。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我们认识世界的理论武器,更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观和主观世界观的行动指南。大学生要自觉的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性发展中国家融个起来,增强为祖国统一和为人民服务台的责任感,努力学习班,提高警惕本领。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说过,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本领恐慌实际上是一种忧患意识、使命精神和内驱动力。
总之,通过学习这门课,我初步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所在,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提问,我深深的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也从中收获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这门课带给我的不仅是纯粹的书本上的知识,它教会我如何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世界观;如何去认识和追求真理;如何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去与人相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后感5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给我带来了深远意义。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原则。我觉得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收获挺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更深刻了解了事物的本质,让我能更加客观的看待生活。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受益匪浅。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现实需求,从而孕育了马克思主义。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在老师的教学中,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局限于课本,它来源于生活实践,要从生活实践中学习,不能把个别的观点和结论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地强加到实际上面去,这样既违背了科学理论,也歪曲了客观实际。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目前最科学最严谨最完整最具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定随时代实践和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
就我个人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非常好,它是很好的选择。时代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源于实践,它也在发展,然而作为我们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他领导着我们,是否也在顺应着时代的发展?它们是否还能跟上马克思理论体系发展的脚步呢?
从国情上讲,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然而在今天我不得不说中国残留的官僚主义意识仍然存在,这是传承至今,潜移默化的。社会在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可是近年来,贪污、腐败现象屡见不鲜,这是为何?上至高官,下至村支书,皆有落网。尽管加大力度,但是效果仍不是很好,为什么如此多的官员走上了不法之路,是什么在诱惑着他们呢?尽管党高举为人民群众服务,但是付出了多少的实践,它们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路线走,但是真从实践出发了吗?
党的宗旨在于为人民服务,政府机构只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它们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和我们是平等存在。然而出现的官二代、富二代为何如此强硬,在监督力度不强的情况下,他们利用职务之便做非法之事,如贪污、受贿等等…。没有切除毒瘤社会怎么能够真正的快速发展,即使发展也是建立在贪污、腐败之上。
从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近年来贪官的查处人数加多,也可以说明我们党的监督力度加大了,法律法规健全了,正朝好的方面发展。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在于对立统一,所以执政党的建立必然有其优点和弊端,我们只要抓住了主要矛盾,分清主次这样党才能长久执政。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观念,同样我们也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党,既不能盲目,更不能轻视,把马克思理论真正结合到中国共产党中,才能让党走的更远。
总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初步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所在,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提问,我深深的体会到老师的用心良苦,也从中收获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这门课带给我的不仅是纯粹的书本上的知识,它教会我如何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去认识和追求真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去与人相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后感6马克思是一个很伟大的思想家,他在年轻的时候确立了远大的理想与解放全人类的事业。他与恩格斯一道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者们提供了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在我看来真的是如同金子一般可贵和闪亮。这是一个伟大思想家观察社会,并进行社会实践所得出的重大理论。
他预见了很多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后来历史确实印证了他的思想伟大之处,比如资本主义的巨头垄断以及经济大萧条。当然,学习马克思主义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马克思出生在二百年前的德国,长期分裂的状态呼唤国家统一,相较于工业化程度高,工业革命进行彻底的英法等国,德国不得不抓紧了追赶他们的步伐。
中国与当时的马克思的生活环境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并且中国革命是在工业十分落后的情况下进行的,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革命会在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但是它并没有。以农奴制为基础的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苏联政府。所以我认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没有什么人的话永远是真理,真理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
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现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我认为正是通过实践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循环过程。
正是在结合基本国情的条件下,我们伟大的毛主席通过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在中国共产党寻求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伟大论断。我们在学习苏联的过程中遭受了巨大损失,南昌起义让我们意识到,十月革命不能在中国复制。如果说毛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华盛顿,那么邓小平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的林肯。两位伟人,为现在的中国打下了基础。邓小平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他提出,社会主义就是要让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正是他引导的国内的思想讨论,让我们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
马克思主义,在我看来,就是一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是一件利器。矛盾法分析社会以及辩证性的思想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它确实是一门科学,确实是值得每个人去捧读的,但是书本上的思想也是人类想出来的,我们必须对它进行纳新除旧,与国家建设结合起来,它才有现实意义,才能真正的让它为人民服务。并且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并不一定是知识分子才能了解的理论,也可以是每个共和国公民都了解的著作。科学的化繁为简,这是一门艺术。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