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5-06-28 08:47:23
德育的心得体会(通用14篇)

德育的心得体会(通用14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德育的心得体会(通用1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德育的心得体会1

德者,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之谓也;德育,即育德,意为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品德。对青少年开展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以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如何应对新的形势迎接挑战,有效的开展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示范——让德育之路无痕

一个好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其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对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的烙印。在学生心目中,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讲粗话,要讲文明、讲礼貌,要求学生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实践——让德育焕发活力

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中学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

三、互动——让德育显现真情

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想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德育,走进学生的情感生活圈,必须主动对他们关心,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学生组织的各种主题活动,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与老师的心灵碰撞,产生互动。

四、配合——让德育之路长远

家庭是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广泛、深远而持久的;老师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纽带,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老师要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介绍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介绍学校教育的计划和对学生的要求,向他们宣传教育的意义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经验,共同探索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可实施性。在取得家长的联系,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长,抱着和家长共同研究、探索的态度,其次是向家长反映的是真实情况,而不是告状,所以语气要委婉,方法得当,既反映缺点又反映优点,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促进的作用。教育是长期的,持久的,因此,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是长期的,持久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道德教育的内涵深刻、涵盖深广,其途径多种多样,其方式丰富多彩,作为德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提炼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德育的心得体会2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又是德育工作。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德育工作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未来的社会多一份安定和谐。我当班主任多年,现就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谈几点体会。

1、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同时与他们的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班主任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既做组织者,又做普通一员,让学生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亲”。

2、制定一套人性化班级管理制度,让班级管理充满“人情味”

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风正,学风盛”,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利用通常的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遵守往往会适得其反,多设奖励机制,减少惩治手段,如班级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往往会为了弥补自己的扣分而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是额外工作。另外,“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班规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但要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犯错后不要马上处罚,可先提醒、后警告,或罚以娱乐节目等等。

3、建立一支优良的班干部队伍,使班级“分权”、“分层”合作

小学的孩子较为单纯,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都希望在参与班级管理时大展身手。如果权力过于集中在几个同学手中,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不利于营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并且会大大减弱班级自身的教育力和感染力。实行班级工作“分权”,班干部、课代表、小组长、各级各类管理员以及班主任“小密探”都应当各司其 ……此处隐藏11772个字……,就急匆匆地往学校赶。待我跑到校门口时,发现我是第一个来执勤的,心里不由得一阵小小的得意。我放下书包,开始准备值岗。一会儿,另外两位执勤的同学周正旗和陈才来了,唐壤凡和另外两位同学也来了。我们根据各自的分工,像以前别的同学那样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大家都恭恭敬敬地站在岗位上,期待着老师和同学们的到来。

当我们喊着整齐又响亮的问候语时,我看到那位同学向我们投来羡慕的眼神,并对我们报以微笑,原本有些紧张的我一下子就放松了,心里涌起一股自豪和骄傲的感觉,觉得自己也能给班级争光了。我看到其他几位同学也和我一样,脸上洋溢着喜悦,站得也更加整齐了。不一会儿,我们看到一位女老师向校门口走来了,当她走到我们面前时,我们同时敬礼,并大声地向老师问好“早上好!工作顺利”,老师也微笑着对我们说“同学好!”。虽然我这一批值岗只有二十分钟,但我们都很认真,我们要让全校的老师和同学感觉到,1603班的学生个个都是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

中午的值岗,我是第二批,地点是负一楼小卖部门前。下了第四节课,我一阵小跑赶到食堂,打了饭后三扒两咽就吃完了。然后就跑到小卖部等着换岗。

中午十二点二十分,我值岗了。我双手捧着一袋面巾纸,恭恭敬敬的站在小卖部门前。当有人来小卖部买东西时,我会说“中午好!购物愉快”并敬礼;当有人从小卖部出来时,我会说“中午好!请慢走”并敬礼。就想早上一样,看着来来往往的同学,一个个都开开心心的,我的心里也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一周的执勤很快就要结束了,通过自主执勤,我们的文明礼貌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能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为了创造一个文明的校园环境而共同努力。虽然,我们耽误了一点点时间,身体也有一点点累,但留在心底的,更多的是为班级争光、为创造文明校园做贡献的骄傲和自豪。

  德育的心得体会12

又是一年开学季,新的学期,我们理当用我们崭新的面貌来迎接,而本学期的执勤任务,更应如此对待。

这个学期的执勤任务大致与原来一样,再加上我们初一已积累了丰厚的经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次会做得更好。可是,本以为风调雨顺的我们却因学校的重修与整改给打破了原来的节奏,可是,这些困难并未阻碍我们执勤的步伐。

每天早晨的岗位,我从校外经过都能听到一阵阵响亮的问候声:“早上好,学习愉快!”这是多么的令人惬意,好似寒风中一团温暖的火苗,让每一个同学都能感受到来自我们的热情。在这早寒之中,我们1501班的执勤队员好似一轮和煦的太阳。

黄老师说,中午是人流量最多的时间,执勤难度较大,可以说,是能否做好执勤任务的关键。于是乎,我们班团结一心,全班参与,尽最大努力为全校师生做出最好的服务,无论是在购餐窗口,还是在小卖部维持秩序,抑或巡查外卖现象,我们的同学各尽职责,在我们的服务下,其他的同学老师们露出了满意的微笑。炎日下的校园里,我们就像一朵朵鲜花点缀着,让校园更加美丽。

我这次做执的岗位是中午的水果铺旁,据传闻说,地下车库有许多毒蚊子,不料,我第一天执勤也受到了蚊子的欢迎,全身上下足足十三四个包出现在我的身上,可是我并未就此放弃,而是鼓足了勇气,坚持执完了岗。(任务结束后,去医务室进行了救治)

执勤在我看来,是十分美好的一种方法,一种能让同学遵守校规的方法,这一次的执勤,又让我们将校规、将帮助他人铭记于心。

  德育的心得体会13

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新的一天就这样到来了。在未来的一周中,我们成为了校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本周是我们1501班的自主执勤周,作为本班的一员,一大早,我便来到了岗位,开启了我的第一份工作。

我的第一个岗位是在食堂一楼的大门,人称“门神”,我们在这儿的任务是对每一位同学报以最真挚的问候,让他们感到温暖,用笑脸去迎接新的一天。“早上好,用餐愉快!”“早上好,请慢走。”清脆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我们开心极了,可是好景不长。这不,问题马上来了。因为我和另外一个同学是站在两扇门的旁边,而这两扇门中间隔了一根大柱子,使得我们无法看清另一扇门所出去的人。声音也由此变得不整齐。不过,秉着一颗为同学们全心全意、服务周到的心,我们马上想到了解决方法,我们决定用手势来告诉对方自己这一扇门的情况。这时清脆的声音,变得更加响亮了。

而我的第二个岗位是中午的餐盘回收。在这一期间我们工作得十分顺利,一方面收拾桌上的残留垃圾,另一方面提醒同学们离开时记得将垃圾带走,忙得不亦乐乎。不过我们也发现了一个现象:一些同学明知道吃完饭后要将餐盘带走,却依然留下,这无疑给执勤同学和食堂阿姨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我的第三个岗位是晚间小卖部入口的第二批岗。我们在此的目的是祝同学们购物愉快,并拦住想从此门出去的同学。刚开始的时候,还十分顺利,清脆的声音让学习了一天的同学们瞬间打起了精神,也惊醒了树上的小鸟。不过都说好事多磨,要想顺利地值完这一班岗,可没有那么容易。你瞧,从小卖部里迎面走出来一个人,我们马上反应了过来,好声好气地劝说道:“同学,这里是……”却不想话音未落,那名同学直接推开了我们,等我们再去拦截时,那名同学却已飞奔离去。不过第二天我们立马吸取了教训,喊了一位牛高马大的同学站在小卖部里,用以威慑那些想从入口出去的同学。

经过了这一次的执勤,我相信1501的全体同学已经成为校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虽然自主执勤已经结束,但我们为同学们服务的心永远不会改变。

  德育的心得体会14

本周,由我们1501班负责执勤,服务于校园。而我,则是负责清理餐桌。顾名思义,清理餐桌就是清理同学们的残羹剩饭,为同学们做餐后服务。可如果仔细思考及观察,这项工作真的需要出现在本校自助式的食堂吗?

就目前同学们自觉的情况来看,这项工作是需要的,因为每次饭后,食堂内总有几名同学会不自觉地剩下饭菜在桌上,甚至连餐盘也不予收拾。在我执勤的过程中,有的现象更是道德缺失,几名男生剩下一桌的饭后垃圾及餐盘,不见人影。轻微的也有饭菜一片狼藉,这样的同学占小部分。大多同学则剩下几粒米于桌上。如果没有执勤的这项工作,打扫卫生的阿姨们会更加辛苦。

但如果同学们足够自觉,能多考虑这是公共场所,更是我们美丽的校园一景,所以将用餐后的桌面饭菜清理一下(不说打扫得干干净净),那么食堂的良好道德风气将会上升到另一高度,这是一种长郡精神,也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原则,更是黄老师反复强调的每个公民所应具备的“良知”。那么此时又还需要清理餐桌这项执勤工作吗?完全不需要,因为同学们的自觉意识已经解决了所有问题。

当然,上述现象,十分难得,不经学校及老师的教育,学生很难达成该意识。因此,我诚挚地恳请学校重视此问题,继续积极教育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素质。不仅是“餐桌现象”,其它现象也会有好的转变。

我建议,学校在教育后,还可将“餐桌清理”的执勤任务换为“饮食劝导”,执勤的同学提前文明地提醒垃圾较多的同学(不可影响同学用餐),并监督(不动声色地)垃圾很多的同学离开,如果未带走垃圾,则及时提醒,如有小垃圾也可稍做清理。

以上是我对本次执勤的一点拙见。

《德育的心得体会(通用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