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理解词义。
教学重、难点:
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品读课文,理解词义。
教法与学法:讲授指导法,合作、探究学习,品读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标记生字,标记自然段序号
三、生字音、形的分析
1、出示生字:
hu kǎn tǎo lì yàn kùn fù pín
候 砍 讨 历 厌 困 父 贫
2、音的分析:读音须注意什么?哪些容易读错?生自由读,师领读。
3、字形的分析:
a、怎样记住这些生字?最难写、最易出错的字是哪些?
b、指导书写“候”。
四、学生描红再书写一个
同桌检查、反馈。
五、学生组词、拓展
师展示文中出现的词语,女生齐读。 释义:说出“贫寒、讨厌”的反义词,“经历”造句。
六、出示二类生字词语,自由读,男生齐读
释义:说出“”的近义词,“不慌不忙”的反义词。
七、出示文中句子
读中感悟“风风雨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词义。
八、指导朗读
九、完成课时作业
小学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榕树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原因。
2、情感目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3、技能目标:能从网上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制成电子幻灯片。
教学重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感受,并要求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教学对象及学习分析:
对于六年级学生,光从字面上很难体会到“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帮助他们从网上搜集资料,结合图片或录像,展开丰富的想象。
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
网络、录像、录音带、电子幻灯、图片。
教学准备:
1、有关鸟的天堂的录像。
2、录音带、图片。
教学流程:
一、播放歌曲,创设情境
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
(1)欣赏《百鸟朝凤》乐曲。
(2)说一说,听后你们有什么感受?(鸟很多,鸟的天堂——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啊!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一定会有更多体会的。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发挥学生想象)
这个鸟的天堂是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2)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播放“大榕树”图片,教师加以文字简介)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大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做“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自读课文)
3、生读后交流,再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又给你什么感受?(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
三、重点感悟,图文欣赏
1、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结合图片,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声有感情地诵读。
2、汇报交流:
△大榕树:
(多媒体出示“大榕树”图片,配上有关句子,体会文章的用词优美)
(一)大。(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a.指名读句,其他同学听一听:他哪儿读得好?为什么?
b.重点指导体会两个“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出示幻灯:本来的,实际的
真清楚,明白
确确实实
(2)“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体会“卧”字(树占地面积很大),这棵榕树的确是太大了。
(二)茂盛
指名找句读句,说体会。
(1)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树叶多)
重点体会“堆”,请同学们演示一下,说明叶多而密。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多媒体出示“大榕树”,重点体会“颤动”)
(三)体会作者情感
看到这么大而茂盛的榕树,作者不禁发自内心的感叹道:这(学生接:美丽的南国的树)
△鸟
导入: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这里,看到了这里的鸟很多而且很欢乐,谁愿意有感情地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
1、鸟多。(借助多媒体,学生边欣赏鸟的天堂的图片,边朗读有关句子,把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读出来)
(1)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
(2)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体会“应接不暇”,说明鸟太多)
2、鸟欢快。
(1)“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
(2)“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想象一下树上还有哪些鸟,什么姿态的鸟?——学生发散思维)
四、体会情感——自制电子作品,解说图片
1、播放录像《鸟的天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学做小导游:试不看书,看图向大家介绍。
3、学生媒体制作:在教师指导下,四人小组合作,根据查得的图片、文字资料,制作一张“鸟的天堂”的幻灯片,力求图文、动静并茂,以便向家人、朋友介绍。 ……此处隐藏4127个字……球的意识,明白“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⑴科学家证明什么?是何意?科学家设想什么?是何意?
⑵展开想象,说说人类别无去处的结果?
⑶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说出怎样保护地球。
四、作业
⑴正确工整地抄写课后10个生字,15个词语;
⑵谈谈自己要如何去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壮观 和蔼可亲
无私 慷慨 太可爱
不断再生
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渺小
资源有限 地质变化 别无去处 太容易破碎
生态灾难
附:
地球的孩子,你们在做什么
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给了我们,
它从来不懂自私和吝啬,
总是倾其所有。
可是人类,
曾经和正在做着多少惭愧的事情
在共同的家园里厮杀,
为野心和贪欲去争斗,
用刀枪去撕裂土地,
让马蹄去践踏丰收,
硝烟窒息儿童的歌声,
鲜血染红清澈的河流……
还有:
无休止地砍伐森林,
绿叶为之颤抖;
把动物拎上肉案,
残忍地捕杀人类的朋友;
无节制地侵占植物的领地,
坐视一个个物种灭绝;
还有、还有、还有……
——节选自《地球万岁》(作者:薛卫民)
小学语文教案 篇8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五项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要求 :
1. 通过阅读短文,让学生知道让学生懂得:处处留心随处都能学习语文。
2.继续学习把句子写通顺、意思表达清楚。
3.练习写好钢笔字。
4.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5.口语训练,说漫画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词句训练、口语交际。
难点: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
卡片、挂图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短文,让学生知道让学生懂得:处处留心随处都能学习语文。
2. 继续学习把句子写通顺、意思表达清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练习4
二、教学第一题:
1.谁来把第一题的题目要求读一读?(指名读)
处处留心就能发现汉字的学问真不少
2.练习:
读短文思考:
(1)我和杨雨恬在预习过程课文时,对哪个汉字产生了疑惑?
(2)他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3)阅读短文思考:醒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
醒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师引导:酉是象形字,形如古代酒坛之类的器具,用以指代酒 。
用酉作偏旁的汉字,大多与酒有关,醒原指醉酒后醒过来,睡醒的醒正是借用醒酒的醒,是其引申意义。
(4)说说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你都学会了哪些生字?
(5)遇到类似的疑问,大家研究一下,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学习
(通过查找工具书,也可小组互动)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练习写好钢笔字。
2. 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教学过程:
教学第二题:
1.读读背背
2.下面请大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由认读,
全对的请举手。错了的同学可要再接再厉啊。
3. 指名读、齐读、小组比赛读,自由练读这8个成语,读准每个音。
4.来把你会读的词语带着大家一起读一读?(指名读)
5.开火车读。齐读。
6.同桌商量这8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7.交流。
8.看谁背得最快。
指名背。齐背。同桌互背。
教学第三题:
1.写好钢笔字
2.教师范写提醒:口在不同的位置,大小形状也不同
3.笔笔谁的钢笔字写得最棒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看懂漫画,通过编故事和形式和同学交流,并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漫画的特点。
小学语文教案 篇9【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贝多芬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谱写了《月光曲》,以及《月光曲》的内容,从而体会到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3、从课文中找出一些像“幽静的小路”“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这样的词语,并抄下来。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贝多芬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谱写了《月光曲》,以及《月光曲》的内容。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知道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和热爱劳动人民的伟大的音乐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引出文中的主要人物
导语: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即兴创作了著名的《月光曲》,你们谁能把你了解的贝多芬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学生交流贝多芬的生平和作品)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指名读──组词语读:
莱 茵 幽 券 蜡 瞎 陌
盲 键 粼 缕 恬 汹 录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券:quàn(下边是“刀”不是“力”)
恬:tián(不念qià)
蜡烛:这两个字的偏旁不一样。
幽的笔顺:
3、解词:(学生互相质疑、解疑)
幽静:幽雅寂静。课文中形容小路很偏僻,很清静。
陌生:生疏,不熟悉。
清幽:凄清而幽静。
微波粼粼:水清澈的样子。
4、指名读课文,想一想,《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境中创作出来的?
三、默读课文
把课文中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找出来,多读读,把自己的感受简单批注下来,同时画出自己的疑问。
1、学生独立默读,完成批注。
2、在小组中质疑、解疑,记下在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
3、在全班交流时提出问题,互相解答。
四、练习
出示练习要求:从课文中找出一些像“幽静的小路”“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这样的词语,抄下来。
微弱的烛光 十六七岁的姑娘
清幽的月光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轻纱似的微云 雪亮的浪花
恬静的脸上 大大的眼睛
波涛涌汹的大海 美妙的琴声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