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物作文汇总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人物作文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弟弟叫杜俊,小名叫豪豪,今年8岁,属牛的。长得很漂亮,就是太调皮了。我弟弟很喜欢我,一有空就跑到我家里和我玩。
有一次,我正在家里吃葡萄,他一下子把门撞开冲了进来,一看到葡萄就用手去抓,让我一下子把他打开了。我让他去洗手,他就气得在地上打滚,装哭。我低下头问他:“小狗是谁?”他想了想说:“反正不是我。”我又说:“现在在我家里有只小狗,你说他是谁?”我以为这下他就没法说了。可他说:“小狗是丑丑。”(我家确实有只小狗叫丑丑)把我都捉弄笑了。最后经过一番谈判,确定以他给我倒一袋垃圾的代价换取了一些葡萄。后来,听我爸爸说,叫他倒的那袋垃圾出现在了我家屋后,而不是垃圾堆。
还有一次,我与他打扑克,他才学会不太会玩,插牌的速度很慢,所以我与他玩的时候常常耍赖: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我就把手里的小牌和下面的大牌换了。所以他每次都是输。最后他气得不玩了。我以为他是因为每次输的原因才不玩了,可他却说:“你耍赖的次数太多了,我每次都能看到,耍赖的技术也不过关。”结果当他站起来要走的时候,屁股底下却出现了一堆牌。
这就是我的弟弟,一个又馋又懒又很聪明、很机灵的小孩。
他是一个极平常的人,平常得毫不显眼。满脸皱纹,满头白发,整天坐在那里为别人修鞋。他就是在街边摆摊的那个修鞋老人。
平时,我放学回家经过那里,总见他正忙个不停。有一天,鞋摊前一拐一拐地走来一个背着大旅行包的中年人,操着浓重的外地口音,对修鞋老头说:“师傅,我急着赶路,不小心把鞋后跟弄坏了,快帮我换个新的吧。”老鞋匠没等他把话说完,就停下手里的活,指指他的鞋。外地人急忙脱下一只皮鞋递给老鞋匠。老人仔细检查了一下,笑眯眯地对外地人说:“你的鞋还蛮好呢,用不着换新后跟,有办法修。别急,先坐下歇歇。”说着老人递给外地人一张小凳,就“笃、笃、笃”地修起鞋子来。外地人将信将疑地坐了下来。
不一会儿,鞋修好了。外地人穿上鞋试了试,满意地笑了:“多少钱,师傅?”修鞋老人伸出一只布满老茧的大手。“五元?”“五毛。”“这么便宜?”外地人感到意外,“我听说惠州人做生意专‘斩’外地人,没想到你这位师傅处处为顾客着想,价钱又这么公道,你们惠州人可真好!”
“是嘛,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嘿嘿——”老人接过钱,低下头又开始修别的鞋了。
她爱画马,为人也不错,我们常称她为“徐悲鸿”。她是我的好朋友。
有一次,我向她请教一道数学题,她说了句“我看看”便一把接过我手中记录着题目的纸,仔细地看起来。我当时不知道为什么,竟说了一句:“你不会是要抄答案吧?”她脸上的微笑顿时没了踪影,有的只是满脸的愤怒,对我吼了一句:“你才抄答案呢!”把手中的纸扔给我,气愤地走了。我呆住了,心想:完了,我怎么能说出这种话呢!他可是最讨厌别人怀疑她的,唉,只能去道歉了。
我刚向她走去,忽然又停下来了,犹豫不决,万一她不理我怎么办,万一她反而来说我让我难堪怎么办……唉,说吧,怕她不理我;不说吧,肯定会失去这个好朋友……可悲呀!不管了,拼了,反正不说,会失去这个好朋友,去说,说不定还有机会。
我慢慢走向她,低着头,用像蚊子一样微弱的声音对她说:“对……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结果她满脸疑惑地说:“哈?你在说什么?……哦,没关系的,我们还是好朋友吗?”我抬起头,看着她——一头乌黑亮丽的卷发,一双大大的眼睛上有着一副暗红色的眼镜,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轻轻点了点头,我如释重负。
这件事使我们的友谊更真挚了,我也懂得了要宽容他人。
“猪猪!”我猛然扑到她面前,一边叫着我对她的专有称呼,一边用手轻捏她胖嘟嘟的脸。她也开始“啊”地怪叫起来。这个和我在方位上打打闹闹的胖胖,就是我的初中好友——朱小琦。人如其姓,我们班女生就数她体积最大了,借用本班某男生的话就是“整个一肉丸子”。可即便别人笑她,她也从来没有为此不开心过。
按理说这样一个胖胖,她的眼睛应该很小,嘴唇应该特厚才对呀,可是她偏偏就有一双特大号的明眸。想逗我笑的时候,她就把眼镜垂到鼻子尖上,睁大双眼,闭紧她红彤彤的樱桃小嘴。这是她做的怪象里最具杀伤力的一种。我会像被点了笑穴一样,大笑到下巴脱臼,喉咙沙哑,腹肌疼痛,呼吸困难为止。真受不了她。
我们性格相仿,都不喜欢社交,也从来不与人争吵,过着与世无争的安宁日子,享受那份小小的幸福。对面的猪猪吃着午饭,一面怨道:“哎呀,学校的饭真难吃。”一面却使劲把饭往嘴里塞,一眨眼的功夫她就把饭全吞了下去。这样让人无语的情节每天都会重演,我都习以为常了。
春天,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季节了,空气清新,野花吐蕊,小草抽芽。午饭后趁着很长一段空闲时间,我俩飞奔去操场散步,温暖春日下的她开心的称自己是一只幸福的小猪,我回答,是呀,我是你幸福的饲主,于是又被她追得满操场跑。
夏天,鸣蝉们唧唧喳喳好像在申诉着什么,嚷得人烦。体育课是我们最爱上的课,我俩可以去买冰淇淋。坐在树影下,她告诉我她小时候的事情,她也愿意倾听我的一切烦恼或趣事。冬天,我长了一手的冻疮,又痛又痒的,难受死了,她就握住我的手给我保暖,帮我小心翼翼地搓揉手指疏通血脉,这么久了,我仍然记得来自她手心的丝丝温暖。
初中毕业了,我们不再在同一个学校。她在给我的信中写道:“一片河滩将我们分开,距离越来越远,我们仍在往前流淌,因为没有时间给我们驻足相望。我们要走的路虽不相同,时间筛掉了平凡,剩下的全是美好。遥远的未来,我们还会在某片海滩相遇的!”
是啊,花开了会谢,花谢了还会再开;云聚了会散,云散了还会再聚,不应该在结束中留恋太多。美好的一切都定格在了她向我微笑的那一刻。那个穿着鲜艳粉色衣服,丹唇大眼的猪猪,在三年高中生活中,她一定还会遇到一个知心好友吧。
母亲出生在一个小村庄里,排行老四,上面有三个哥哥,因为母亲是家里的第一个女孩儿,所以倍受姥爷和姥姥的疼爱,他们兄妹几个一闹别扭,母亲总是沾光,直到家里增添最后一个孩子,也就是我的姨妈,受宠的对象才转移。母亲小时家里日子也不算富裕,加上这么多兄弟姐妹,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有更大的压力,但是,一家人很团结,过的非常愉快。母亲很小就学会帮家里分担家务,家里的小活她都抢着做,有时还跑到地里去拣豆子,捡来的小豆子回到家洗一洗,晚上一家人熬饭时放上,姥姥会表扬她几句,那时应该是她最高兴的时候。母亲从小就有个男孩子的性格,每次和伙伴玩农村特有的那种游戏时,她都是赢,我想也正是由此磨练出她今后坚强不服输的品格。她和伙伴一起玩泥巴、爬树、摘果子,经常把裤子划破,为这没少挨打。
记得有一次,母亲放学和小伙伴们一起回家,看到别人家的枣树伸出墙外,那又红又大的枣,怎能不让没吃过这些东西的农村孩子不眼馋?于是母亲首发治人站出来,她让其他伙伴望风,自己则爬上墙去偷摘人家的'枣,很迅速的爬上去之后,往院内一看,正发现女主人在上厕所,因为听到声音往外看,正看到墙头上的母亲,母亲这时已也正望见下面的女主人,当这两束不同的眼光相撞时,母亲一慌不小心从几米的墙头掉下来,老天!摔得她是鼻青脸肿,脸也被树枝给划得破相,可令人惊讶的是,母亲什么也不顾,拿起书包就跑,其他人一看情况不妙,也跟着母亲跑起来,回到家,还骗家人说是不小心划的,哎,可怜的妈妈呀!现在每次提到这件事,我们都会大笑不停,真佩服母亲当时的勇气和胆量。
在学校附近,有一间平常的小屋,一位修鞋工老爷爷整天在这里忙碌着。他看上去50多岁,矮小结实,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里闪着机敏的光。柔软油亮的头发稀稀拉拉地盖在头上,他的前额特别大,简直和面部不太相称。妈妈告诉我他是一位残疾人。
一天,妈妈带着我去修鞋,一进门,老爷爷便热情地招呼我们,指着旁边的小板凳说:“坐吧,坐吧!”妈妈拿出鞋说:“我这鞋跟磨得不好了,帮我换一换吧。”老爷爷看了看,二话没说接过鞋就开始修了。他先把坏的鞋跟除去,这时出现了三个小洞,只见老爷爷用事先准备好的筷子粗的小木棍钉进去,每钉一个洞,都要把长出来的部分除去,三个洞堵上了,再用锤子锤平,最后又用锉子锉一锉。接下来拿出胶筒上下晃一晃,让它均匀后倒出大约2——3厘米的胶,擦在鞋跟上,又抹了一点抹在了一块大约4平方厘米的橡胶片上,把鞋和橡胶一块放在一边晾一晾。趁这个时间,老爷爷又拿另外一只鞋进行同样的方法处理。正好处理完了,第一只鞋就晾好了,他把那块橡胶片粘在了鞋跟上,然后用锤子锤一锤,再拿出三个钉子,钉在橡胶片上最后他拿过刀片来,在水里边蘸了一下,一会就把多余的橡胶片切去了。最后老爷爷又用布把鞋上的污渍擦干净,我突然发现老爷爷的手上长满了老茧。他微笑着对妈妈说:“行了。”我接过鞋一看,()整双鞋子焕然一新,那油亮的皮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想不到,爷爷还真有两下子!”此时我心里禁不住夸奖起他的手艺来。
回家的路上,妈妈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孩子,这位老爷爷虽然是个残疾人,但他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总是耐心又专注地修补着鞋,一针针,一线线,修补得丝毫不马虎。有了他,我们的生活方便多了。”听了妈妈的话,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敬佩老爷爷精湛的修鞋技术,更敬佩他身残志坚,为民服务的思想。
我想他应该出生在一个缺乏浪漫的灰色年代,一个暗淡而又毫无生机的枯槁年代中,大概与那个时代精神风貌有关,与他自身性格有关,他很沉重、内敛。他不喜欢我的豪爽与任性。
我的姐姐,她很爱我,关心我,呵护我。可是,我与她在家并不快乐,家是冷漠的。无知的我不知哪阵寒风袭进了我的家。母亲和父亲不知为什么而吵架。父亲总是发脾气,而我只在时间的摧残下变大,从父亲的言行举止中,我的思绪产生了变化。
父亲的爱是严肃的,使我总逃避在屋檐之下,父亲的爱是冷漠的使我毫无知觉的感受他是否在身边。父亲虽然冷漠、内敛,但他总是为了我们生活得更好,常年奔波在外。
就在那一天,父亲走了,他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长途跋涉,去干苦力活。而我到了奶奶家,姐姐到了阿婆家。冷漠的家庭终于被分割了。对于我和姐姐来说,那并不是坏事,因为那无所谓的家庭终于消失了。我来到了另一个家。那个家让我看到了太阳,感到了温暖,就因为那样使我变得爽朗阳光了,遗失的父爱使我变得轻松了。
终于,那天,父亲着急的回来了。我当然知道,他是为了我的学习而回来的,他对我的期望很高,给了我一双沉重的翅膀,让我像一只孤独的大雁疲倦的飞翔。尽管多么努力,但总是达不到他想要的成绩。我为他放弃了,我本身拥有的激情与活力。
他总是喜欢用一大堆话来教训我,告诉我:“不懂一件事就不要说它没有道理。”告诉我:”无论爱到多大的委屈都得退一步,那样才能海阔天空……”但是我不喜欢那种处世哲学,我却没有说,因为,他是我那含辛茹苦的父亲,他的话,虽然我不想听,但也不想违背。
记起一些童年往事。他让我骑在肩上到处游玩;买很多小字本,让我一笔一画地练字;灰蒙蒙的雨天带我去很远的地方爬山;……他认为这样可以让我快乐,让我拥有一个值得回忆的童年。可是,他却从来也不知道,我不喜欢到处游玩,不喜欢练字,也不喜欢在雨天中去爬山,……我更希望和小朋友在一起过家家。
我很想鼓起勇气对他说,没有他的束缚,我依然可以不改变初衷;没有他的导航,我依然可以不埋没向往……
可是,就在那一天,我翻开了他的抽屉,里面全放着我和姐姐大大小小的照片,我在那里伫立了很久,突然之间,我明白了,我们就是他的梦想。就像看海是我的梦想一样。我们都应该努力的去寻找,只是我们都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替对方想想。
以前,我总是觉得我们之间有一条河,我在河这边,他却在那边。我们之间无法靠近。
现在,我才知道,他是为我摆渡的人,我衷心的希望,有一天,他能够地给我一支桨,让我们一起掌握方向为目标而努力。
爷爷出生于建国前夕,他的人生经历正好见证祖国六十年的巨大变化,所以我决定采访爷爷,给他写传记。我把采访的收获整理成下面的文字,算是我出版的第一本书吧。
爷爷的童年
爷爷的童年时期正赶上新中国成立,一穷二白的祖国百废待兴,翻身做主的人们响应党的号召,热情投入到祖国建设中。但遭受百年欺凌的祖国千疮百孔,贫困异常,填饱肚皮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说其他的享受。因为贫穷,爷爷只读到3年级就不得不辍学回家干活,可怜的爷爷就在低矮的茅屋中做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美梦度过他酸涩的童年时光。
爷爷的青年时期
爷爷在艰辛与贫困中长大成人,和其他农村青年一样,爷爷在破旧的老屋中迎娶我的奶奶。那时,计划经济的枷锁紧紧地套在人们的脖子上,贫困的日子一天天划过,生活看不到一点光亮。尽管爷爷奶奶辛勤劳作,家里依旧入不敷出,日子就像人们的衣服,灰溜溜的。穷则思变,为养育几个孩子,爷爷偷偷地做点小生意贴补家用,所以,那咸咸的萝卜条里偶尔会有点油星。
正当人们感到生活极度沉闷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扫过中华大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爷爷勤快,头脑灵活,很快我们家就脱贫致富。爷爷做的第一件大事是盖起一座大瓦房,为庆贺乔迁之喜,爷爷还特意雇一场电影呢!
日子虽然越来越好,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仍还是镜中月梦中花。供养几个儿女成长上学虽然很紧巴,但没多少文化的爷爷还是咬牙供几个孩子完成自己的学业,这是爷爷觉得自己这辈子做得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爷爷的老年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爷爷的几个儿女都长大,各自成家立业,爷爷也实现他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现在,沐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春风中,爷爷和他的同龄人一起享受着社区便利的优质服务,经常参加一些诸如象棋、乐器、书法等有益的社区活动,生活过得有滋有味。难怪爷爷整天乐得合不拢嘴啊。
我的后记
写完上面的文字,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在我心中升腾。追忆往昔,灿烂辉煌;展望未来,我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前程似锦!
说到敬佩,有些同学一定会敬佩一些科学家或者一些大明星,而我最敬佩的却是陪我长大的爷爷。
我的爷爷是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他有着一头黑发,但近几年岁月的痕迹让爷爷的黑发中带着几缕白发。爷爷平时穿着很朴素,而且生活很节俭,妈妈告诉我爷爷一件衣服能穿好多年呢!
爷爷家里那时比较贫苦,爷爷只读到了初中,虽然爷爷没有多高的文化,但是在我眼里爷爷却是个全能的,什么都会做的人。爷爷不是“修鞋匠”,但每次我的鞋子坏了,经过爷爷的手整修之后又能穿了;爷爷不是“修理工”,每次妈妈自行车的轮胎坏了,爷爷都能把它修好重新上路;爷爷更不是“玩具制造商”,但每次我的玩具被我损坏后,爷爷都能重新组装变成一个新玩具。这些本事可都是爷爷通过自己钻研学习到的,而最让我敬佩的是爷爷的助人为乐和孝敬父母的精神。
爷爷年轻的时候参加培训班,通过考试成了一名电工,只要单位的事哪怕是休息在家,只要电话一来,爷爷立刻扔下饭碗赶到单位去抢修。爷爷是我们村里唯一的一个电工,村里哪家的电灯或者线路出了故障,爷爷二话不说会立刻帮着去修理。
爷爷更是个大孝子,祖奶奶94岁高龄了,手脚很不灵活,但爷爷照顾祖奶奶细心极了,只要有带壳的食物,爷爷总是全部剥好肉放进瓶子里,能让祖奶奶吃起来更方便。爷爷每天早晨都要帮祖奶奶穿衣服,还要帮助梳头盘发髻,晚上给祖奶奶洗脸洗脚,一有空就给祖奶奶剪手指脚趾甲。每次吃饭爷爷第一筷夹的菜总是先给祖奶奶吃,每天爷爷都重复着这样的照顾,毫无怨言,祖奶奶有这样一个儿子可真幸福啊!
爷爷就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也要刻苦钻研学习,生活中多多帮助别人,对待父母更要孝顺!这样的爷爷我能不敬佩吗?
文档为doc格式